【新甘肃云·融媒集萃】白银:文旅融合竞芳菲
近年来,依托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白银市加强文旅融合,多措并举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在优化产业布局、塑造品牌、非遗传承等各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呈现繁荣发展态势。
深入挖掘文旅潜力
培育特色旅游品牌
花海悦心之旅、黄河相约之旅、红色文化之旅……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不少市民游客循着白银各条特色旅游线路,深度体验“黄河之上·多彩白银”的无限魅力。
去年以来,白银市持续推进文旅产业“串珠成链”,不断放大文旅业综合效应,相继培育打造了8大主题22条“寻真金·醉白银”精品旅游线路,在会宁会师旧址、靖远水岸三合等重点景区推出红色教育、儿童游乐、绿色采摘、花卉博览、户外拓展等各类文旅产品,在华达滑雪场、福门滑雪场、翡翠湾滑雪场等积极推出畅玩冰雪系列活动,冰雪运动持续升温。
白银市创新打造“黄河水绕古城墙”黄河研学之旅、“长城外·古道边”长城研学之旅等19个主题30条研学线路,吸引青少年走进场馆参观、走出场馆实践。2023年以来,共举办各类研学旅行活动1300余场次,受益学生达14.5万人次。
为做精品牌营销,兴“链”活“链”,白银成功举办“黄河之上·多彩白银”动车组专列冠名仪式;组团参加“好客山东·如意甘肃”双向游暨“十万山东人陇上游”“环西部火车游”、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等推介活动;通过新媒体平台宣传大力推介白银,2023年发布各类图文信息4560余条,视频信息630余条;开展“一起@白银”抖音短视频大赛,话题播放量超过3460万……
文艺精品层出不穷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节假日,在白银的市民广场、文艺场馆等地,一场场歌舞、戏曲、器乐等专场群众文化活动连番上演,让人目不暇接,点燃了市民游客的热情。去年以来,白银呈现群众文化活动日常化、节点活动升级化、全年活动丰富化,文化惠民之路走得坚实有力。
文艺精品层出不穷。去年,白银市围绕乡村振兴、黄河、民俗文化等主题,创作出了一系列精品文艺视听节目,《江山多娇——探访国家文化公园》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优秀作品并入选总局“2022年网络视听精品节目”,《爸爸回来吧》《走进非遗——李氏树皮笔画、景泰滚灯、土窑烤馍》等分获省广电局2023年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网络视听节目良好和提名等次。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2023年,白银市新建24小时城市书房6个、文化驿站5个,建成数字文化馆6个、数字图书馆1个,建成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村(社区)级服务点210个,与社会力量合作共建各类阅读空间、新型文化空间32个;常态化开展“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四季村晚”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5000余场次;全市各级文博场馆均向社会免费开放310天以上,馆内公益讲解次数4490余次,参观人流量达到209.35万人次。
用心守护文化根脉
文化遗产历久弥新
通过白银数字文化馆、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记录展示白银各地剪纸、曲子戏、打铁花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展《黄河水车》《景泰小曲》《钱鞭子舞》等非遗网上展播;承办2023年甘肃省“非遗进景区”示范性活动陇中分会场活动;积极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举办非遗“四进”活动……
白银市积极探索多方式多途径保护传承之路,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在传承中积极创新,推动全市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
为让非遗薪火相传,白银市实施了非遗传承人培育计划,举办非遗管理人员、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培训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80余人次,3名非遗传承人分别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和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
去年以来,白银市累计投资1280余万元,实施小川瓷窑遗址保护修缮、寺儿湾石窟安防等项目7个,新增平堡古建筑群、信猴沟岩画、虎豹口红军强渡黄河遗址等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积极做好文物考古调查工作,完成S35线、G341线等公路沿线文物考古调查工作,抢救性清理古墓葬3处,出土文物45件。
(乔斌)
- 2024-05-24“盛妆”迎兰马 金城焕新颜
- 2024-05-24兰州市城关区团结新村社区:上门“评残”有温度
- 2024-05-24兰州市发展改革委举行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
- 2024-05-24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甘家巷社区“7点半作业辅导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