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静宁:香菇丰收采摘忙 撑起村民“致富伞”

2024-05-23 10:43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日,走进静宁县食用菌产业园的养菌棚,清新的菌香扑鼻而来,一排排菌棒摆放的整整齐齐,朵朵浅褐色的香菇破棒而出,鲜嫩饱满、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将刚采摘的香菇进行分拣、装筐、搬运,热闹忙碌的景象勾勒出一派丰收的图景。

  威戎镇新胜村村民强小霞常年在静宁县食用菌产业园务工,她和工友们穿梭在菌棒间采摘香菇,不一会就装满了几大筐。“这里离家近,干活也不累,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孩子,我感觉非常的满意。”强小霞高兴地说。

  据园区负责人米小龙介绍,静宁县食用菌产业园是一处集现代食用菌种植、精深加工、农作物秸秆循环综合利用、生物菌肥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采取“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技术培训、劳务用工、赊销菌棒、订单销售、产品深加工推广等方式,形成了“农作物秸秆--食用菌--废料还田”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和统一管理及分散生产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体系。

  “2024年计划种植香菇55万棒,已完成15万棒,目前香菇肉质饱满、长势喜人,主要以花菇和白面菇为主,当前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主要销往湖北湖南等地。”米小龙说。

  一朵朵蘑菇,一头连着“菜篮子”,一头鼓着“钱袋子”。近年来静宁县立足县域实际,以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静宁县食用菌产业园自建成以来,累计生产菌棒超过300万袋,生产香菇、赤松茸、羊肚菌等超60余吨,收购废旧果木枝20000余吨,年总产值达到1200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每年帮助解决当地群众长期就业150余人,实现务工总收入300万元。通过产业帮扶,带动农户发展食用菌种植,每棚每年可实现纯收入3万元左右,每年为村集体分红44.65万元。小小蘑菇变身乡村振兴“新引擎”,撑起村民“致富伞”。

  通讯员 张瑞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