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静宁:精心打造特色精品项目 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2024-05-22 16:58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年来,静宁县抢抓全市大力扶持发展“平凉红牛”产业的政策机遇,坚持把做大做强牛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大力发展牛产业。

  今年以来,静宁县界石铺镇立足本镇实际,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加快推进草畜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归雁工程”平台,引进有实力、有市场的企业来界石铺镇投资兴业,全力推进牛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

  走进界石铺镇供港生态牧场,一座座标准化牛舍映入眼帘,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悠闲地吃着饲草。通过“归雁工程”项目引进的甘肃福瑞禾肉牛饲养有限公司,该企业负责人赵建仓一边忙碌着清理牛舍、添加草料,一边高兴地说:“去年7月份就完成了牛棚的主体工程建设,今年5月份我们开始进牛,引进的品种都是‘平凉红牛’,目前一共有210头。这几年养牛的经济效益挺好的,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还想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近年来,界石铺镇大力发展‘平凉红牛’产业,积极探索先进模式,以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养殖为主,以点带面,走出了一条特色的牛产业发展之路。“2023年以来,界石铺镇紧盯重点产业链,完成供港生态牧场建设项目,助推了全镇经济发展。目前,全镇的牛存栏量达1.7万头。其中,‘平凉红牛’3790头。”界石铺镇党委副书记朱琨介绍。

  据悉,界石铺镇供港生态牧场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45.58亩,总投资2880万元,建成双列式标准化牛棚9座、隔离棚1座、中转棚1座。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供港澳出口以“平凉红牛”为主的优质肉牛5201头,实现创汇13936万元,让“平凉红牛”走向了高端市场。

  近年来,静宁县聚焦全省打造百万头高品质特色红牛产业带这一目标,充分发挥“科技、政策、金融”三大杠杆作用,实施好基地固链、饲草保链、良繁稳链、循环延链、转化补链、流通强链“六大工程”,抢抓政策机遇,主动融入大局,努力建设平凉红牛国家级转型外贸升级基地,着力培育30亿级产业集群,牛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通讯员 王瑞霞 司磊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