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嘉峪关

向下延伸壮筋骨——嘉峪关博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应势而上向高端

2024-05-21 10:02 来源:嘉峪关日报

  原标题:向下延伸壮筋骨——嘉峪关博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应势而上向高端

  中国甘肃网5月21日讯 据嘉峪关日报报道(记者 杨亮 曹志明 徐本钰 王家南)“把铝棒做成铝型材,变‘傻大黑粗’为‘专精特新’,那价格翻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多则达几十倍。”嘉峪关博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熊洪良满脸堆笑,“把铝棒这种初级产品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是制造业向高端挺进的大趋势、大方向,也是企业立得住、站得稳的根基之所在。”

  3月26日,嘉峪关博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试机成功,第一批铝型材稳稳“走下”流水线。“量不大,也就七八吨的样子,但意义非凡。”熊洪良难掩心中的喜悦。

  虽然踏入铝行业多年,但是熊洪良基本都是在铝制品的初加工环节“打转转”。干过氧化铝、做过铝棒,谈起这些,熊洪良总觉得自己在给他人“做嫁衣”,功夫下了不少,果子却没摘几个。

  多番市场考察和资金筹措之后,熊洪良下定了决心:“不能端着金饭碗找饭吃,嘉峪关的铝产业优势格外明显,但大多都停留在产业的低端,谁能把低端变为高端,谁就抢占了先机,就赢得了竞争优势。”

  熊洪良的判断不错。把铝水生产成铝棒,简简单单的加工,利润的确很薄,而且还要长距离运输,利润真的是越摊越薄,这一点,哪一个企业家都是心知肚明,熊洪良自然也不例外。

  那问题是,大家都能想到,为什么没有企业家一窝蜂地向中高端挺进呢?记者颇为不解。

  “大宗产品的生产、深加工不是小打小闹,要干起来,少说也得投资几千万元。”熊洪良说,投入几千万元,那可不是一笔小数额,万一产业前景不旺,轻则血本无归,重则背负重债,所以企业家都格外慎重,包括我在内。

  记者追问道:“嘉峪关博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怎么有这个底气?”熊洪良呵呵一笑:“我看中的就是毗邻嘉峪关市恒景源铝业有限公司的地缘优势,且作为公司的‘掌门人’,我为什么要把金饭碗送给别人呢?”

  的确,嘉峪关博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嘉峪关市恒景源铝业有限公司一墙之隔。“只要一台悬臂吊起重机,嘉峪关市恒景源铝业有限公司的铝棒就可直接吊放到嘉峪关博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熊洪良指着厂房外的嘉峪关市恒景源铝业有限公司说。

  站在轰隆作响的生产线旁,看着一根根铝型材经由挤压、软化、冷却、拉长、调直、切割、时效、喷涂、包装等环节入库、出仓,记者忍不住地向熊洪良竖起大拇指。

  在熊洪良看来,把原料隔空递送到生产线上本身就是产业链上下游实现无缝衔接、壮大企业规模的明智之举。

  “产业规模化可以实现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但是在企业规模达到上限时,要想实现利润空间的持续上升,必须走高附加值之路。”熊洪良说,嘉峪关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条件,让企业投资有信心、有底气。

  “鉴于企业毗邻原材料生产基地的优势,在嘉峪关从事铝型材深加工,企业可以省去一大笔交通费用,而且周边1000公里范围内的铝型材深加工企业屈指可数,这些不都是企业占领市场的优势和竞争力吗?”熊洪良自信满满。

  在采访中,熊洪良一再给记者讲述天时、地利、人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如果说天时和地利是企业强劲发展的基座的话,那么人和就是稳稳托起这个基座的动力之源。”熊洪良一语道出企业发展的精髓。

  熊洪良是做原料出身的,熟知原料之可贵,如果今天浪费一点、明天浪费一点,时间久了,那量可是大得惊人。

  “对大宗商品来说,控制成本关键在把控原料。”熊洪良说,原料是靠省出来的,不亲力亲为、不狠抓管理,成本怎么摊薄、利润怎么上浮?

  “虽然嘉峪关博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刚刚步入发展阶段,但是这一理念必须灌输到企业生产的各个流程和环节,让每一个‘螺丝钉’都心领神会、见行见效。”熊洪良深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道理。

  “理念决定行动。”熊洪良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发展既要顺应潮流,把产品做精、把筋骨养壮,更要鼓起员工齐心协力、共创辉煌的精气神。

  “向下延伸,应势顺势;凝心聚力,未来可期!”熊洪良对嘉峪关博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发展充满期待!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