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明寿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充分认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道德理念、人文精神等,始终是中华儿女心灵的归属,思想的根基,力量的源泉,情感的寄托,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是中华血脉绵延不绝的内生动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和深厚底蕴,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也有助于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与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的创新理论的“根”,其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内容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既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焕发蓬勃生机,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就能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内核。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从未间断,绵延不绝,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文明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思想智慧。它所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理念,就体现着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可谓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我们的先人们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了累累硕果,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科技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也使我国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雄厚底气。
全面拓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样。要挖掘整理,去粗取精,优化扬弃,把符合优秀文化内涵特征的内容分门别类地呈现出来。要对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深化提炼,展现历史厚度,担负传承使命。要以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发展,借助新的技术平台、传播手段、前沿科技,让文物“活起来”,让史料“会说话”,让文脉“传下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视、可闻、可感。要从教育入手,加强校园传播的力度,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要更加重视青年组织青年群体,通过年轻化表达、年轻态呈现,吸引年轻人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播者、践行者。要着力实现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相促进,文脉传承与潮流打造相融合,文化艺术和平民生活相衔接,与家庭教育、家风传承结合起来,不断传承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作者为政协甘肃省文化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 2024-05-10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2024-05-10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甘肃路径
- 2024-05-10协同联动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2024-05-08让彩礼回归“礼”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