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渭源:药材飘香地生金

2024-05-08 08:56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这个春天,渭源县上湾镇常家坪村村民周彦君一家,将党参种植面积扩大了4倍多。

  “今年我们这里打造党参基地,免费发放化肥、农药,相当于每亩地补贴500元,有了好政策,我们种地也有底气。”周彦君说。

  阳光和煦,万物复苏。旋地、犁沟、放苗、覆土……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渭水源头众多农户都像周彦君一样忙着播种新一年的希望。

  “去年我承包了20亩地,种了党参、黄芪等,一年下来净赚20多万元,效益非常好。今年,我不仅把家里的土地全部种上了党参,还额外流转了一些土地,共种了30亩左右。”常家坪村村民常志刚说。

  渭源县是“中国党参之乡”, 素有“渭水当归传两广”之说和“千年药乡”“党参故里”的美誉。常家坪村海拔高、光照充足、降雨量偏少、昼夜温差大,黄土地松软肥沃,十分适宜白条党参的生长。

  在全镇的统一规划下,近些年常家坪村引导更多农户参与党参种植,目前全村参与种植的农户已超过200户,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了1200余亩,预计亩产值3万元左右。

  2024年,通过在常家坪村建设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全镇11个村群众种植中药材2.2万亩。

  行走渭水源头,火热劳作的场景处处可见。

  劳作了半个多月时间,渭源县会川镇梁家坡村村民杨世主终于把30亩地中药材种完了,“这几年中药材价格好,我自己种了5亩地,流转了25亩地,全部种的党参、当归。”

  中药材种植如火如荼,中药材销售同样火热。

  当归头片、当归节子、当归个子……渭源县会川镇德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专营保农残当归的合作社。走进合作社,院内晾晒着当归,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

  清洗、晾晒、切片……5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加工忙碌着,“我们做的是保农残当归,所谓保农残指的是符合国家2020版药典,农残33项合格,重金属、阿魏酸含量等都合格,也叫保全检。所以对于当归品质要求很高。原药材拉来后,首先要去除杂质,保证水分、灰尘不超标……”说起当归的加工,合作社厂长刘小龙滔滔不绝。

  “去年我们的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出售到青岛、广州和四川等地药企及饮片厂。去年12月开始到现在,销售了将近300吨货,还不错。”合作社厂长刘小龙介绍。

  漫坝河静静流淌,位于河畔的渭源县皓翔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切片加工同样火热。“我们去年销售额约600万元。目前还有30吨的当归存货,正在加工中。”合作社理事长漆春礼介绍。

  近年来,渭源县紧紧围绕建成“全国道地中药材药源基地”“全国精制饮片加工基地”目标,强规划、建基地、延链条、抓品牌,推动中药材产业步入标准化种植、规模化贮藏、精细化加工、市场化营销发展新轨道。

  聚力打造“三河三川”产业发展经济带,成立渭源县漫坝河流域中药材产业带党委,推进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产业规模化聚集。漫坝河流域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3万亩,中药材总产量3.6万吨,产值达到4.4亿元。

  此外,持续强化精深加工。渭源县深化“渭源药膳”公共品牌打造,推动饮片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加大精深加工、药食同源产品研发,不断提升产业价值链。与北京同仁堂、康美药业、云南白药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原料供应合作关系,成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604家、中药材加工企业73家,通过标准化车间认证企业30家,规模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和硬件设施配备水平均处于全省前列。

  渭水源头,悠悠药香飘满致富路。数据显示:渭源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年产中药材12万吨,年加工能力6.5万吨,近三年年均产值12亿元以上,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