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文县:聚焦“边寨”打造乡村振兴“典范”

2024-04-25 17:01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年来,文县石鸡坝镇哈南村秉持乡村振兴战略,依据党建带群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准则,全面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有力激发乡村振兴合力,聚力打造全域乡村振兴“典范”,取得显著成效。哈南村,是文县四大边寨之一,又称“哈南寨”。坐落于东青公路沿线、白水江边,与四川省九寨沟县相邻,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现有户籍615户1680人。该村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繁衍。村内有西京观、南佛寺、古楼等20多处古建筑,村内三街九巷纵横交错。2012年12月,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为“全国首批传统村落”。

  全面培育 强化产业动力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哈南村立足实际,依托独特的气候与地理资源优势,以和谐稳定为要点,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对外狠抓劳务输出,对内力抓特色产业。秉持“高半山花椒、油橄榄,川坝蔬菜”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花椒11000亩,年产量达11万斤,产值440多万元。持续扩大栽植花椒、油橄榄等种植面积,有序推进“花椒+订单辣椒”林下经济,鼓励发展“订单辣椒”等“短平快”蔬菜产业,不断丰富“中蜂、家禽”等养殖种类,壮大特色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耕地是产业发展之基础。哈南村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导向,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整治撂荒地552.03 亩,灾毁农田复耕复种185亩,用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坚决杜绝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了农业产业总产量稳步增长。

  聚才凝智 激活发展引擎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哈南村鼓励本土人才返乡发展,造就众多乡土人才。结合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工作,对居家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培养优秀家庭农场主、农村种养大户、经营能人,积极带动提升本地农业科技与技术技能人员的能力素质,做到人皆有一技之长。目前,全村累计开展各类人才技术培训45场次,培训300余人次。

  挖掘本土人力资源,培育村级后备力量。从优秀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致富能手中发掘培育村级后备力量。目前,全村正式党员63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发展对象3名。推动有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每月定期开展乡土民俗文化演艺和座谈交流活动,培育了琵琶弹唱、夜春观、担担灯、船灯等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人30名,以“文明实践+”模式,传承与发展乡土民俗文化,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化滋养 构筑精神高地 

  乡村振兴,文化是灵魂。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思想保障,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筑农村思想文化高地。哈南村充分利用传统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优势,传承并发展提升“夜春观”、琵琶弹唱等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划定乡村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线,做好“三街九巷、十二座古楼”传统古建筑、古村落、古树名木等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打造“特色村寨”,综合“大九寨”发展轴线,打造哈南乡村旅游“歇脚地”“观光寨”“精品民俗村”,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整合广播室、农家书屋和宣传栏等资源,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民居墙面、活动广场、道路两边等精心制作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主题文化墙;依托村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以西游记、杨门女将等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历史剧为表演内容,组织编排琵琶弹唱、担担灯等特色乡土文艺节目30多个,每年举办“村晚”和“夜春观”等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节庆活动,既传承了乡土文化,也满足了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生态宜居 厚植绿色底蕴 

  生态振兴乃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哈南村实行“包村领导包片、包村干部包段、村两委干部带头、党员群众主动加入”的全员参与整治机制,开展“镇村联动、以村作战、以组攻坚、以户绣花”的农村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对群众房前屋后三堆、卫生死角、积存垃圾、枯枝烂叶等进行彻底整治。截至目前,累计发动党员群众150人次,出动大小各类机械50余辆,拆除乱搭乱建10间,清理农村柴草堆30余处、垃圾堆80余处、杂物堆120余处、乱摆乱放余40余处,摆放垃圾桶50个,打造“小节点”“小景点”“小花园”30 个,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深入推进厕所革命,累计实施厕所革命440座,促进哈南村人居环境不断提档升级。

  健全义务植树机制,鼓励支持农民群众绿化庭院、绿化公共空间、绿化荒山荒坡。目前,全村义务植树共1000株,结合生态廊道建设,在村公路沿线打造“小景点”1处。强化植后管护,有效绿化村寨;充分发挥生态护林员队伍作用,常态化开展护山巡山保林,有效增强了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为保护乡村生态凝聚了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

  党建引领 同共绘就未来

  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哈南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形成“党建+”模式与举全村之力抓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引导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走在前、作表率,发挥区域化党建资源作用,深化推进“双培双带”。全村50名党员包联群众350人,开展“一对一”联系帮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难题、带动增收致富,架起了党员和群众间的“连心桥”。

  配强村级带头人。哈南村“两委”完成换届以来,实现了党支部书记专业化,“两委”班子健全、年轻化,并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遵守落实党内各项规章制度;通过专题培训、轮训等方式,全面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以党建为统领,通过抓班子、带队伍、聚人心,村“两委”积极争取项目,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发展全村产业发展,修建便民桥2座,修复灌溉渠8公里、河堤2公里,平整村内产业路20公里,硬化产业路15公里和村内道路3公里。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完善,党支部凝聚力不断增强,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拓展村级阵地政治功能。根据党员群众特长,按照“按需设岗、因事择岗、以岗定责”的原则,组立党员先锋队、应急抢险队、青年突击队、巾帼妇女队、志愿服务队、乡贤参谋队、琵琶弹唱队等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的“7支队伍”,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开启了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新引擎”。

  “下一步,我们镇将立足镇情村情实际,以党建为引领,因地制宜、因需施策,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努力把哈南村打造成极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典范,形成示范、以点带面,引领全镇乡村振兴提档升级,真正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文县石鸡坝镇党委书记杜欣说。

  通讯员 刘玉玺 朱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