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视界】 影像记录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纪录片《民乐西行》创作透视

2024-04-24 09:11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玄奘西行》剧照 郭一

  作曲家姜莹 郭一

  赵 洋

  大型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开创了结合民族器乐叙事、使用戏剧形态呈现、利用演奏者表演的新舞台艺术样式,也由此开启一种新的民乐演绎形态。作曲家出身的姜莹身兼数职,以作曲、编剧、总导演的统一视角,以及新颖的审美眼光和艺术观念,“书写”了这部作品。因此,使用何种方式对人物进行还原和表达,便成为纪录片《民乐西行》创作中的关键问题。

  主题叙事作为基本结构

  一部优秀的人物纪录片必然关注对于人物的真实性呈现。但真实性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叙事的弱化。纪录片仍然需要一个好故事,由此,才能具有视觉意义上的吸引力和传播维度上的亲和力。《民乐西行》并没有选择宏大的叙事结构和复杂的叙事逻辑,而是以《玄奘西行》这部民族器乐剧在甘肃的复排演出作为叙事主题,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整部纪录片中,除了对主人公姜莹的采访,其余的镜头几乎全部围绕彩排和正式演出这一核心主题进行。这就使得该片虽然在形式上是一部人物纪录片,但大量的幕后纪实才是构建整个纪录片的基本叙事框架。人物的表达也是在《玄奘西行》这部大型民族器乐剧演出过程的基础上来完成的。通过对“演出准备”这一主题的多方面展示,来反映被记录者的多个角度,让观众对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对象产生了更为有效的认知。

  纪录片的开篇便是紧张而忙碌的彩排现场,收尾于演出的结束段落。在最后的场景中,姜莹与所有演职人员一起谢幕,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人物纪录附着于主题演出的准备进程之中,并以此来完成人物细节的清晰表达。

  主题性叙事框架,同样离不开戏剧性的情节设计。虽然纪录片的关键是真实性的表达,但其同样需要关注戏剧性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只有通过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将被记录者的成长、情感和转折等进行呈现,才能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物。因此,在这部纪录片中,第一场戏就是问题的出现。姜莹在第一场带妆彩排结束后,意识到演奏已然存在的问题,即使夜色已深,但她还是迫不及待地找到主演们进行节奏的调整。甚至在最后的彩排中,姜莹仍然对演出细节进行调整和完善。这些在纪录片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细节,既让影片有了可看性,也让叙事结构进一步丰富。

  自述话语串联叙述主线

  在这部纪录片中并没有传统人物纪录片中的解说词或旁白,而是采用了无解说的创作手法,通过影像本身实现对于人物情感和关键事件的传达。由于没有解说词的引导和干扰,影像本身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导演的意图和情感。同时,这种处理方式还可以在强调影像自主性的同时,调动观众的参与性,让观看者的注意力更专注于影像本身,更加主动地参与影片的内容理解之中,从而更为深入地感受拍摄对象和其所呈现的内容。

  但缺失了解说词的引导,单纯的画面拼接也有可能让观众对故事的理解产生困惑和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片将自述作为叙述的基本线索,通过自我陈述式的访谈问答,观众可以跟随叙事的流转,全面地了解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民乐西行》对被记录者的采访段落,并不是常见的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镜头互切的模式,而是采访画面的单方面呈现,由此营造出了一种自我叙述的视觉观感。在这些镜头中,拍摄对象姜莹直面观众,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创作过程及感受。

  如在开场介绍的段落中,姜莹说:“我是中国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姜莹,因为我自己是作曲,所以我看很多戏,我很在意那个音乐,我觉得一开场那首音乐,我就知道这个作曲家的风格,我就知道这个戏好不好看了,因为我觉得这个音乐是一部剧的灵魂。”通过这种开场方式,我们可以想象,在镜头的另一侧一定存在一个现场的采访者,他的形象和他的声音都被隐藏了起来。这就让这些采访段落看起来像一种自述的形式。这些自述的段落将剧作彩排和演出现场串联了起来。通过“自述段落——剧场段落——自述段落”的叙事安排,使得纪录片拥有了更为强烈的直接性、真实性和情感性,也让影像得以深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帮助观众建立与人物的情感联系。

  剧场原声的情绪效果

  音乐和音效是纪录片情绪表达的重要工具,这些来自画面之外的声音不仅可以在段落中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还能够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并协助叙事的完成。但《民乐西行》却使用了“无音乐”的声音方案,除了现场的声音之外,整部影片没有使用任何额外的音响效果和音乐旋律。纪录片对于人物的表现会显得更为真实,也能够让观众更为专注地理解纪录对象和故事。

  作为一部关于音乐人的纪录片,《民乐西行》中音乐剧的现场声音正好构成外在音乐缺失的情感补充。如在姜莹的自述段落中,能够听到舞台彩排现场的音乐声。从汉族传统乐器笛、箫、埙、筝、鼓,到维吾尔族乐器艾捷克、萨塔尔、都塔尔,哈萨克族乐器冬不拉、库布孜,塔吉克族乐器鹰笛、莎什塔尔,还有敦煌复原乐器箜篌、排箫、五弦琵琶等,这些在剧作现场被使用的乐器和它们所呈现出来的丰富声音让观众沉浸于纪录片所描绘的场景中,并与姜莹的自我叙述形成内容的叠加,使得观众能免于自述段落的沉闷而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纪录片所要传达的内容。

  作为一部主题性的人物纪录片,《民乐西行》以一部器乐剧的彩排现场为影像核心,通过对其后台呈现和创作者的自述,向观众呈现了一位优秀音乐人的工作态度和作为文化传播使者的不懈追求。

  链接——

  作曲家姜莹与民乐西行

  人物纪录片《民乐西行》主要讲述了中国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姜莹致力于民族音乐探索与创新的故事。

  2013年开始,姜莹与导演王潮歌合作,担任中央民族乐团推出的两部大型民族乐剧《印象国乐》和《又见国乐》的作曲和编曲,两台剧目已在全国巡演上百场之多。2017年,姜莹首创全国首部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并担任作曲、编剧、总导演。

  姜莹从小学琵琶,有一次父亲带她到新华书店买了很多盒式的磁带,其中有很多西方交响乐作品,这些浪漫的交响乐作品对当时的姜莹触动非常大。后来姜莹将作曲作为第二专业,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姜莹调到中央民族乐团,在沟通中她提出能不能做一部有创新形式的民乐。第一部跨界的碰撞——《印象国乐》是姜莹和王潮歌导演探索着创作出来的。

  《玄奘西行》靠音乐的转换,把人物内心通过音乐表达出来,将人物的心理变化赋予戏剧张力。姜莹给甘肃省歌舞剧院演出的《玄奘西行》专门配了一版交响乐的伴奏,希望通过交响乐把底子铺好,通过交响乐和民乐的融合达到气势恢宏的效果。

  姜莹认为,在民族器乐剧中,根据现实情况,可以使用交响乐,可以使用西方乐器去演奏,但表达的一定是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人的情感。民乐需要发展、创新,要真正使传统文化、传统音乐在创新形式下让观众接受和喜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