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甘谷礼辛古镇 见证千年历史沧桑
原标题:甘谷礼辛古镇,见证千年历史沧桑
礼辛镇上的中堡子
礼辛镇位于天水市甘谷县西北,是甘肃省十大古镇之一,是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类型发源地之一。 那里从地层深处散发出来的悠远文化气息,才是甘谷有“华夏第一县”美誉的根本原因所在。
1.一条哺育了陇上文化的清溪河
作家牛勃在散文《礼辛》中曾这样描绘它的田园气息:“河床宽广,河滩敞亮,河谷平原飘带似柔柔绵绵地漫开去,掬一把泥土,稍一用劲,指缝间似乎要滴出油来。在这样一个木锨立上三分钟就会成大树的地方,包菜的硕大突破了它的常量,油菜花的芬芳连月亮也在云缝里羞愧难当,而红梨,清溪河谷的红梨该是怎样一种天精地华,纵在厚厚的冰壳里也掩不住火样的激情……”
我们从甘谷县城出发,由安远镇、大石镇前往礼辛镇。
安远镇同名古城就处在清溪河和散渡河的交汇之处,而去往礼辛镇的方向,是从清溪河下游向上游回溯,可以看到谷地之上分明有河流下切而成的连绵的断崖。
除了甘肃的清溪河之外,在全国同名的知名河流至少还有四条,分别来自四川、重庆、贵州、安徽,它们给人的观感大多都是青山绿野、碧水东流的美丽景象。
而眼前的小小清溪河,它发源于通渭县榜罗乡涧滩及陇西县岘儿湾一带,经通渭县毛家店流入礼辛境内,途经大石至安远汇入散渡河,全长只有46公里,但它在历史上却是声名远播。
清溪河两岸散落着大大小小上百个村镇,罗家坡、刘家峡、张家坪、毛家湾、毛家店、甄家山、白家川、陈家庄、礼辛镇、大石镇、安远镇……这些看似平凡的村庄却个个饱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早在人类刚刚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就有一支西戎游牧部落在清溪河两岸定居。这里四面环山,气候温暖,山林茂密,青草丰盛,河水清甜,河岸两旁的川台地又可以耕种稻黍,确实是一块理想的生息之地。先民伐清溪两岸林木建屋烧薪,采清溪河底的青石制具作器,勤劳地创造着中华史前文明的代表作品之一——齐家文化。清溪河上游罗家坡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见证了他们的聪明和智慧。
到了汉代,清溪河流域已相当富庶。从清溪河沿岸出土的汉代墓葬里可以发现这些墓葬的墓室讲究,葬品丰富,绝非普通百姓所有。这充分说明在汉代,清溪河流域的先民已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成为渭河文明乃至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当然显得不同寻常。
2.履中堡让礼辛古镇变得不同寻常
古镇通常给人这样的印象:青石板铺成的巷陌、麻石修砌的拱桥,有砖雕照壁、雕花窗棂的古民居,有幽深静寂、曲折多姿的古街巷,而有人更是把古镇的美丽细分为古韵之美、文化之美、发展之美,但礼辛古镇给人的第一面却感觉寻常,寻常得很容易和周边别的乡镇等同起来。
俯仰侧望之间,在镇上找不见丝毫古意,直到在中街看到宛若城池的堡子高大突兀地出现在眼前。叩开了紧闭的铁门,记者发现堡子里别有玄机,在中心位置是一座封闭式的四合院,院中房屋的檐梁、门窗颇有天水古民居的清秀淡雅、娴静恬淡之趣,这个堡子到底是什么用途呢?
这座堡子名叫履中堡,礼辛当地人简称为中堡,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本地举人、时任四川绵州知州贾文召所建的府邸。我们现在看到的庭院只是一座过厅院,当初贾文召几乎把整个官衙的形制照搬到堡子里,极尽奢华。它整个建筑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严格按中轴线布局,讲究左右对称。中轴线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门楼、仪门、一进院(过厅院)、二进院(正厅院)、三进院(凉亭院)、望河楼、花厅、祠堂等。
看完中堡之后,行程多了一些意外的惊喜:
在镇里的戏台一角,我们在一盘硕大的石磨上面看到一轮石碾,一位陈姓的村民说,这轮石碾的年程可长了,听老辈人说,他们的先人大概是明崇祯年间在这里落户的,从那时起就传下这个石碾了。摩挲着光滑的石碾,我在想,麦粒的清香恐怕早已渗进它的纹理中了吧。
3.深藏在“书房巷”里的“私塾”与老槐
去镇上的“书房巷”一探究竟。在这条小巷,我们终于寻觅到甘谷传统民居的风采,门楣上高悬“耕读第”的匾额,屋檐下挂着红艳艳的辣椒串,院中的木架上是沉甸甸的玉米棒。更大的收获是在小巷的尽头,一户人家从院子的门楼上看就年代久远。
敲开大门,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迎了出来。看他家正房门前的台阶是依次升高的几块青石,青石的边缘早已被风霜雪雨磨洗得不规则,高低不平。正房虽不大,仍有带柱前廊的特点,两根碗口粗的廊柱早已油彩褪尽,龟裂翘曲。
老人善书、言谈优雅,他说,这座房屋少说也有两百年了,这条小巷名叫书房巷,也是因为这座院子最早曾经是私塾。
在镇子边缘,我们看到一棵硕大的槐树,高约30米,直径约2米。据说它是一株宋槐,这样腰围的槐树原本有22株之多,但在1975年时,古槐被砍伐殆尽,只有这棵槐树幸存了下来。
也有人说它的树龄没有“宋槐”这样老,这棵槐树应为明代洪武、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至此的移民所植,他们在到达新的定居地后栽种槐树,借此寄托对故乡的相思之情。
大槐树!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听人说,他们祖上是从山西大槐树移民来的,这棵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恐怕是全中国最有名的槐树了,它的根须不知道深深地扎进多少人的心里。
原籍礼辛镇陈庄村的著名作家陈继明曾在一篇文章中说道,陈庄陈姓族人的先祖陈刚正是从山西逃荒而来,到了如今的礼辛地界,“心生欢喜,于是歇足立户,繁衍子孙……”
4.古镇曾经店铺林立商贾云集
礼辛镇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呢?早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全县分十二里所。行政机构分为里分和路分,里分管地丁粮款,路分管民、刑、私讼及杂务。礼辛先民根据白居易诗句“我生礼义乡,只自取辛勤”,以其土瘠民勤、淳朴好礼而取名礼辛。于是这个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从定远、大石而至礼辛,除了那条暂时消失不见的清溪河其实从未远离之外,似乎隐隐感到在大地之上还有一种强烈、蓬勃的脉动,我们的脚下便是昔日丝绸之路的一段。
据《甘谷县志》记载:“一条由长安出发经秦安、千户、甘谷、安远、礼辛、毛店、车场、巩昌(陇西)金城(兰州)河西走廊通往西域、中亚、欧洲的古丝绸之路横贯礼辛全境。在礼辛境内长约5.5公里,路面宽4到5米。汉时已具雏形。”相传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经此道西去。在唐宋时,这段路已成为车马大道,一直延续至明清仍是经礼辛西去的唯一通道。
近年来在庙儿坪、杜家沟、冯山、魏家窑、尉坪等处发现发掘了大量的汉代古墓葬,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如汉五铢钱、大泉五十钱、铜鍪、铜壶、铜驽机等,其中铜壶造型精美别致、纹饰繁缛。这些文物的出土都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佐证。同时礼辛境内还出土了青铜器,如蒜头铜壶、铜钟、铜钫、铜鼎大量等,据专家考证为先秦文物。
礼辛集市贸易,渊源已久,早在北宋时期就是内地与吐蕃、西夏互换茶马的大商埠。据明《伏羌县志》记载,明天启七年(1627年)始设镇,开始有大规模的集市,沿街商铺云集。在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伏羌县镇有礼辛、艾家川、牛蹄湾、五十铺、小乐门有五个集市。民国时有城防镇、盘安镇、礼辛镇、大石镇、金山镇、姚庄、西三十铺、颉家庄八个集市,这时期礼辛镇的集市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和繁荣,物资交流频繁,有固定铺面20余处,当时的大字号有“永兴旺、长春茂、德和荣、庆盈号、益兴福、恒升旺、润盈堂、福星全、天顺德、顺兴旺、三兴成、义兴园、园兴耀”等,其中多有山西商人,今礼辛中街张家就是当年山西介休县商人的后裔。
集市上设有专门的牲口市、猪市、粮食市、山货市。商品主要有:农用铁器、布匹、茶叶、马匹、土盐、香蜡纸表、干鲜调料、文具等。客栈林立,小吃丰富,著名的有李大保包子、刘润德羊肉、李四牛儿扯面等,风味独特,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商贾。
5.出土百余器物,尽显历史沧桑
礼辛镇遗址于1981年9月10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中心在镇东南的双庙川及南庄一带,面积约16万平方米。按照考古工作者的梳理和甄别,这处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类型,东起双庙沟,西至萝卜沟,北起礼辛镇,南至太平山下二台地。地下文物相当丰富,器型精美,主要有弧形网纹红陶罐、几何形方纹红陶罐、彩陶罐、彩陶盆等。而汉墓为数很多,不时有铜鼎、礼器出土。
随着工作人员调亮博物馆陈列室的照明灯,礼辛镇遗址所埋藏的秘密一一呈现,器形圆润丰满的马家窑文化代表作的“漩涡纹彩陶瓮”“内彩鸟羽纹彩陶钵”“变体鸟纹彩陶盆”,造型像一把菜刀的齐家文化的“带孔石刀”……
礼辛镇遗址出土的遗物中,以陶器、石器、骨器、灰陶和砂陶为主。当时主要的生产工具以磨制的石器为主,也有一部分打制石器和细石器。常见的有石斧、锄、锛、铲、凿、穿孔石刀(也有陶骨片磨制刀)、磨盘、磨棒、纺轮(石质和陶质)、镞(多见骨制)、石戈、石环(陶制为多)、研磨器、刨光器和石弹丸等。
从石料来源分析,有一部分为当地的石料,有一种为硬黑色石,产地不明,有两种分析:一是岷县至卓尼县境内的洮河峡谷地段的洮砚石材;二是武山鸳鸯玉石。骨器则有常见的针、锥、管状器,纺轮具,骨笄、角器、蚌等等,让人想到在坚硬的时间之中,礼辛镇的先民们用指纹留下的温度。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刘小雷
- 2024-04-18【甘快看】听文物讲故事·简牍丨探寻汉代戍边吏卒的精神世界
- 2024-04-18共赏秦州非遗里的技艺之美
- 2024-04-18张大千笔下的兰州牡丹
- 2024-04-18【溯源甘肃】威震西域的后凉王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