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土蛋蛋”变致富“金蛋蛋”
你知道吗?以前人人皱眉的“土蛋蛋”,现在在灵台县什字镇庙头村变成了人见人爱的“金蛋蛋”。
清晨,杨玉霞早早起床做好了她和老伴儿的早餐,今天,她们得在地里忙一天,可得填饱肚子。伴随着灶头的阵阵雾气,她手脚麻利的拾出了大半盘子蒸洋芋。
在灵台,这所西北小城,大多数人都爱吃的菜,有且只有一样:土豆、洋芋、马铃薯。一日三餐似乎都伴随着某种形式的土豆,早上煮洋芋、中午炸薯条、晚上炒土豆片,时而化做泥、时而细成丝、时而变形成粉条……杨玉霞家也是如此。
然而说起大面积种土豆,庄户里的老把式却都摇摇头,3年前,甘肃省农科院研发土豆新品种,在什字塬上找试验田,愣是没人接!庙头村的第一书记孙晓娜正愁着帮村民找产业致富,听到这个消息,眼睛一亮,咬咬牙,接了!灵台县永兴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荷兰15号”马铃薯正式落户什字镇庙头村。
“我们合作社去年种植了25亩洋芋,每亩地产量都在3000斤以上”说起“荷兰15号”合作社负责人曹贵生笑得见牙不见眼,“当时收获的时候是6月份,就附近居民、街道附近的这些住户,就下来在地里面等着我们挖呢,一抢而空。我们本村人都没得吃。”
杨玉霞他们村村民们吃的土豆早就换成了“荷兰15号”,“这个洋芋蒸着吃绵得很,面大的很,蒸着好吃,炒着好吃,炒土豆丝都是脆的,好吃的很,这个洋芋品种好。”杨玉霞边吃边竖起来大拇指。
3年来,庙头村的群众们对种洋芋又燃起了激情。
“原来我家地里只种着一茬玉米,现在种上这个早熟土豆后,是两茬子,一茬土豆,一茬玉米,光一亩地收入就多了一千四百多。”品种的改善,带来的不仅是绝佳的口感,品种的早熟特性、提供的就近就业机会更让杨玉霞乐上眉梢。“我还在地里务工呢,一天100元,好着呢。”
用杨玉霞的话说,“从种子开始,我们的洋芋就不一般。”有了好种子,再配上科学种田技术,庙头村的洋芋蛋完成了华丽转身。
匆匆吃完洋芋,杨玉霞赶着出门种土豆,今天,带着一帮子村里的姐妹,她定下的目标的目标是要完成剩下20亩的种植任务。
另一边,前来查看进展的孙晓娜,已经看见了土豆收获后,玉米的丰收。在她心里,还有个大蓝图,“土豆收获后,我们计划种植粮饲兼用玉米,真正实现一年两熟,这样算下来每亩地能多收入1000多元,除此之外,我们计划大豆王米带状复合种植350亩,同时在70亩果园里套种高原夏菜,希望今年的村级集体经济有个好奔头。”
孙晓娜越说越开心,嘴角不自觉地咧到了耳根旁,“我们合作社效益好,收购价格也高,这些产业一点一滴都在助推村里群众增收!”风生水起的早熟土豆正成为庙头村特色产业,正成为人们眼里另一个“印象灵台”。
通讯员 孙筱娜 马小亮
- 2024-03-25泾川:大棚种甜瓜 致富有“蜜”方
- 2024-03-25泾川:特色种植托起群众“致富梦”
- 2024-03-22泾川:日光温室成为群众致富“聚宝盆”
- 2024-03-22泾川:蔬菜大棚“春意浓” 种出致富好“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