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甘快看】科技创新赋能 长庆油田交出又一个“温暖答卷”

2024-03-24 22:10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史俊斌 通讯员 彭旭峰

  眼下,大地逢春,气温回升。随着北方地区主要城市陆续停止供暖,全国天然气冬季保供步入收尾阶段。

  作为中国陆上天然气管网枢纽中心和国内最大气源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承担着向京津冀、陕甘宁等区域40多座大中城市工业和居民生活供气任务,覆盖下游用户近4亿人。

  去年11月1日至今年3月20日的这一供暖季,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累计生产天然气量再创新高,较去年同期增加2.51亿立方米,日产气量连续128天保持1.5亿立方米以上高位运行,全力守护千家万户“民生温度”。

  长庆油田采气三厂智能化措施气井(余影 摄)

  “目前,我们自主研发的免打捞井下节流器经过现场试验,平均每口气井现场施工作业减少2次,措施作业成本降低61.4%,实现了节流器‘彻底不打捞’和疑难井‘零增量’。”长庆油气工艺研究院技术人员介绍说。截至3月20日,长庆油田创新研发的井下节流技术,累计应用已突破2万井次,解决了气井水合物堵塞、地面节流高成本运行难题,为冬供天然气经济有效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本轮冬供期间,长庆油田持续加大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攻关,高效完成气田产能建设,高速推进气藏评价,深入推进老气田“压舱石”、提高采收率等工程,创新技术支撑与生产管理一体化项目建设模式,系统推进智能化气田建设,全力保障下游40余个大中型城市居民的用气需求。

   长庆油田大力推进智能化油气田建设,加快机器人、无人机技术研发应用(黄陈晨 摄)

  资源勘探是油气上产的“龙头”。2023年以来,长庆油田深化气田勘探地质研究,加大勘探开发一体化,强化地震及工艺技术攻关,创新运用黄土塬三维地震技术,给地层做“高精度CT”,推动横山气田快速落实、陇东深层致密气区潜力释放。为了让新领域气藏由“看得见”变“拿得出”,长庆油田紧紧依靠协同创新这一利器,摸索形成系列防塌堵漏和提速攻关等8项工艺技术,试验运用缝端暂堵、压排一体等7项工艺技术,千方百计将天然气资源从复杂地层中“压”出来,单井产量屡创新高,气田钻试进度、效益实现“双提升”,冬季保供的韧性更强、底气更足。

  新区快速上产,老区持续稳产。长庆油田针对深层致密气藏埋藏深、厚度薄、断裂发育等特征,创新集成水平井开发、优快钻井、高强度改造等开发技术,不断突破致密气效益开发极限,打造天然气增储上产新“增长极”。为延长气田稳产期,长庆油田经过不断摸索和试验,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排水采气配套工艺技术系列,升级智能排采技术,完善老井侧钻、查层补孔、储层深度解堵等井间层间剩余气挖潜工艺技术,激发老气田上产持久活力,目前已实施的老井侧钻井平均单井日增气1.4万立方米,投产以来阶段累增气达11.5亿立方米,为冬季高峰期平稳供气打下坚实基础。

  依托数智化技术发展和无人场站建设基础,长庆油田加快推进气井智能间开、智能巡检机器人、光缆振动检测、AI视频等新技术现场应用,并把2万余口气井、500余座站(厂)、3万公里输气管线的生产、管理要素“装”进电脑里,建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天然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实现了气田100%数字化全覆盖,新型“中心站+无人值守站”的运行管理模式使得生产指挥链条缩短,管理层级减少,有效缓解了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与用工总量控制之间的矛盾,冬季保供运行组织效率得到切实提升,为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注入了强劲动能。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