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科学灌溉让广袤农田“智慧”饮水
从灌溉源头到田间地头,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滴水必“珍”、“量”水发展,牵紧农业用水“牛鼻子”,统筹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调水,精准调度、靶向施策,让“小水滴”滋润“大产业”,实现节水效益双丰收。
当下,正值温室人参果收获之际,民勤县东坝镇东一村的人参果产业园内,果香馥郁,沁人心脾。晶莹如玉的人参果挂满枝头,与繁密的枝叶相互映衬,共绘丰收之美。而覆盖全园的滴灌系统,仿若脉络,将精准调制的水肥溶液,源源输送至每一株作物的根系。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水肥的使用精确到每一个地块,如同一把‘金钥匙’,解锁了作物生长的密码,实现了水肥的精准调控。”东坝镇农技干部王春艳介绍说,相比传统灌溉方式,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可节水200方以上,呈现出节水、节肥、节地、节时、节工和增产、增收、增效“五节三增”的诸多优点。
大棚果蔬借滴灌之力实现“硬核”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则让农田摆脱“口渴”困境。
在民勤县南湖镇麻莲井村的马铃薯繁育基地,村民们正熟练地操作着各式农业机械,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农事活动,翻整土地、清除杂草,让土壤变得松软肥沃,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理想的“温床”。与此同时,他们还认真检查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确保水资源供应充足且合理。
“马铃薯是抗旱耐瘠节水作物,对土壤适应性极强。”南湖镇人大主席杨睿介绍说,在种植过程中,南湖镇引入高科技农业机械,于垄土、覆膜、施肥、播种等生产环节,运用北斗定位、自动化控制、惯性导航等高新技术,实现控水、控肥、控药、控膜,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取马铃薯的最大产量或收益。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地处荒漠绿洲过渡带,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且该县被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包围,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不堪。因此,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成为民勤县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之选。
近两年来,民勤县做活“水”文章、破解“水困局”,正确处理抓产业与护生态、保粮食与促节水、调结构与稳增收的关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将节水增效贯穿于农业发展全过程,推动农艺、工程、制度节水有机融合,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进农业深度节水、极限节水,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我们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在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的前提下,逐步调整优化区域布局、粮经结构和品种结构。”民勤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芳介绍说,按照“结构调优、水耗调低、效益调高”原则,民勤县大力发展以蜜瓜、茴香、葵花、果蔬和肉羊为主的“4+1”优势主导产业,逐步减少大田漫灌玉米、籽用葫芦、苜蓿等用水量超定额作物面积,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同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梯次推进,全面推广应用滴灌水肥一体化、垄膜沟灌、喷灌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促进灌溉方式向节水高效、精准灌溉转变,并采取“小块变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的建设模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调蓄水工程建设有效衔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节水配套农田防护一体实施,夯实工程节水基础。
据悉,2024年,民勤县将全力推进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应用高效农田节水技术,使其灌溉面积占比超 70%。不仅如此,还将完成历建三代日光温室的滴灌设施配套,让广袤农田“智慧”饮水。
通讯员 马爱彬 图/文
- 2024-03-20金塔: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仓”根基
- 2024-03-12瓜州:提闸放水!49万亩农田畅饮开春“丰产水”
- 2024-01-12民乐:冬战“三九” 筑牢高标准农田建设根基
- 2023-12-15庄浪:“高标准农田+”模式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