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小小绣花针 绣出璀璨人生路

2024-03-10 17:20 来源:兰州晚报

  

  耿小宁进校园为孩子们传授刺绣技艺

  耿小宁(中)在直播间宣讲庆阳刺绣

  在耿小宁家里的案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上百件手工艺品,每一件作品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艺人匠心——羽毛错落分明的花鸟剪纸、色彩鲜艳针脚紧密的庆阳香包……小小方寸之间,汇聚了无限想象力。

  厄运

  突发高烧

  儿子从此失去听力

  儿子骤然生病导致残疾,人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今年51岁的耿小宁给出了自己的选择和答案。

  二十年前,一岁的小儿子突发高烧失去听力,从乡镇卫生院到县级医院,再到市级医院,医生一次次的诊断结果——孩子终身残疾,给了性格要强的耿小宁当头一棒。人生的磨难再凛冽,也没有摧毁她对生活的热爱。她并不避讳向记者谈及自己孩子的情况,“我们以为就是普通感冒,把娃给耽搁了。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从庆阳农村搬到了兰州。为了在兰州扎根,每个月租房八百,孩子每月的支出八百,那个时候我感觉已经走投无路了。”

  为了维持生计,耿小宁和爱人四处打工,机缘巧合下,她认识了几位做庆阳香包的老师傅。之后,耿小宁依靠灵巧而细腻的双手、凭借超常的意志力和学习能力,悉心钻研刺绣、剪纸、串珠等技能。她犹如困鸟插上了振翅高飞的翅膀一样,看到了生的希望。“没办法,我是母亲,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我的孩子被放弃,我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带着残疾孩子,我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正常上下班,为了照顾他,我学了好多种手艺,只要能边赚钱边照看孩子,再苦再累我都不怕。”耿小宁说。

  创业

  坚强面对

  重拾庆阳刺绣技艺

  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成王。从什么都不会,到做什么都要做出个样子来,她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如今,她被评为甘肃省“陇原巧手”带头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庆阳香包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她教授的学员已有五六千名之多。她的刺绣、剪纸作品蜚声省内外。

  “我从小喜欢研究艺术、研究绘画,尤其是花鸟画。庆阳的女娃,从小就会‘缝’几针,看妈妈和奶奶做手工,还经常给自己做一点花卡子,觉得漂亮的不得了。小时候条件有限,家里拿不出钱,更找不到专业的书籍,我就从路边看到的事物开始学习、临摹研究。以前我身上时常有纸笔,生怕灵感从脑袋里一闪而过。现在,网上的学习资料非常多,只要看到好看的,我都会把它保存下来临摹学习,生活里的任何事物都是我灵感的来源。”耿小宁拿着画本,慢慢向记者回忆她开始学习剪纸和刺绣创作的过往。

  学成之后,耿小宁又自学了素描与国画,她推陈出新,把国画的写意与素描的写实相结合,融汇一体运用到刺绣、剪纸和扇面作品上,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也展现了她对艺术的求索和追寻。所谓天道酬勤,她精心雕琢出的作品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慢慢开始小有名气。

  坚守

  以残帮残

  她渴望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耿小宁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人慕名而来,其中就包括一些残障人士。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拜师学艺,学习刺绣和剪纸的技艺,凭借这样的技艺,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对于这些残障人士,耿小宁从来没有拒绝过,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他们,把自己的技艺悉心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用他们的才华和努力,找到平台与舞台,为社会创造出更多价值。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耿小宁正是愿意授人以渔的人。

  从2013年至今,已经有多名残疾人跟随她免费学习香包刺绣、剪纸、串珠等技艺,她和徒弟们的作品被送到各地展出,随着关注度越来越高,订单也纷至沓来。

  耿小宁介绍,目前找她下订单的,既有生肖刺绣、人物剪纸、动物画像等单件作品,也有结婚伴手礼、虎头鞋虎头帽、汉服绣件等耗时较长,工费较高的作品。

  收到订单后,她会根据每个徒弟的个人特点和意愿进行分配,而收回的每一件绣品她都要亲自把关查验,不合格的绝不发给对方。“好的产品都已经卖完了,现在家里摆放的基本都是我不太满意的。”耿小宁说。

  坐在轮椅上正专注着串珠的张爱丽是耿小宁的爱徒之一。2016年,张爱丽与耿小宁在八里窑儿童福利院相识,之后便决心跟着耿小宁学习技艺。

  张爱丽因腿部残疾,之前一直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前几年,自己穿的还是别人捐助的衣服,现在通过手工艺品售卖,今年过年我这一身都是新衣服,感觉特别开心和充实。”张爱丽说。

  “我现在每个月至少可以赚到2000多元钱,之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是耿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张爱丽感激地说道,只要是和耿老师一起参与绣制订单的弟子,她都会分一半收入给对方,而她自己则独自承担材料费,“如果是其他学员单独完成的作品,耿老师帮助售卖后,都会分文不少地交给徒弟们。”

  接针、滚针、旋针、铺针……耿小宁的另一位徒弟辛桂霞正在一旁巩固新技艺。

  耿小宁回忆说,2023年她和左手残疾的辛桂霞相识,在第一堂教授课上,她就感受到了辛桂霞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头。手指不算灵敏,为了学好绣功,她反复练习,用口代替手,穿针、引线、接线,有时候一不小心,针就会刺破手指,但在辛桂霞看来,能掌握一门技艺,吃这点苦不算什么。现在的她在绣绷上飞针走线,犹如一位优雅的舞者。

  创新

  活化传承

  让非遗找到新密码

  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耿小宁先后在30所大中小学校开办了刺绣技艺课,让非遗文化扎根孩子们的心中。

  手机、灯光、电脑、客服……依托互联网平台,耿小宁当起了传播文化的“潮主播”,在网络里“乘风破浪”,为了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一有时间,她便在新媒体平台做直播,“你看我的直播间,“上”人特别快,刚开播半小时,已经有一千多人在线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耿小宁凭着高超的刺绣技艺,用200个小时,收获了2万元,在刺绣作品和2万元之间画上了等号。这就是艺术的价值,也是创新的价值,同时也是天道酬勤的结果。

  谈起今后,耿小宁腼腆地说:“我深知残疾人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十分不易,希望通过我微小的努力,能够提供职业培训、增加就业岗位,帮助残疾人获得稳定收入的来源,争取多一条就业渠道,让每个残疾人都活出精彩人生。也能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刺绣、喜欢传统文化,带领更多人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建立了一个能够相互陪伴、依靠、帮扶的朋友圈。”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安周霜 费勇玮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