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甘快看】文化中国·10省区市联动策划 文化中国的甘肃气象

2024-03-04 21:28 来源:新甘肃

  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演出现场。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萍

  这里,是孕育了敦煌文化的甘肃;

  这里,是丝绸文化上独特的坐标;

  这里,是黄河奔腾而过的土地;

  张骞走过,玄奘走过,杜甫来过,无数英雄打马而过。金戈铁马,满壁风动,三千风流。

  这里,就是甘肃,生长着中国文化的根脉,也谱写着今天文化中国的重要篇章。

  传承:赓续文化历史血脉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春节假期,我省策划推出了“兰州黄河”“敦煌IP”等10大主题30类冬春旅游市场突破行动和浓浓书香、群艺献瑞、文物新语等10类7000多场次过大年群众文化活动,共接待游客16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9.6亿元。

  当历史底蕴深厚的“甘肃气质”与不断腾飞的经济社会发展交相辉映,当大美陇原汇聚五洲宾朋,以文旅产业为代表的亮眼数据折射出更加坚实的文化自信,诠释着新时代甘肃的从容姿态。

  经典舞剧《丝路花雨》演出现场。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凝练概括,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文化主体性指明方向。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道路自信提供了源远流长的历史依据,为理论自信奠定了坚如磐石的信念基础。

  2月20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我省陇南市礼县四角坪遗址入围终评。四角坪遗址是目前国内罕见的、保存状况较好的秦帝国时期大型礼制性建筑群,这也印证着秦文化与甘肃有着紧密的联系。

  截至目前,我省累计实施各类文物综合保护利用项目1800余个,嘉峪关、拉卜楞寺、武威文庙等一批标志性文保单位保护利用水平产生质的提升,1.7万余件(套)馆藏和出土珍贵文物得到抢救修复,文物保存状况持续改善。

  今年年初,甘肃制定出台《关于以“八个一”文化品牌为抓手全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实施方案》,聚焦具有高辨识度的八个文化品牌,全力打造文化传承发展的“甘肃品牌”、中华文明传播展示的“甘肃窗口”、现代化建设文化先行的“甘肃实践”。

  2023年6月22日上午,2023(癸卯)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羲皇故里天水隆重举行。

  一年一度公祭伏羲大典,让全球华人文化根脉情感“浓”起来;一年一届敦煌文博会,让“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载体“实”起来;一部《四库全书》,让中国古典文化“活”起来;一本《读者》杂志,让广大读者的心灵世界“亮”起来;

  一台《丝路花雨》,让敦煌文化艺术“火”起来……

  今天的甘肃,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守牢中华文脉的“根”和“魂”。

  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

  创新:“文化甘肃”立起来

  谈起甘肃文化,敦煌作为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煜煜生辉。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莫高窟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加强敦煌学研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

  如今,先进技术正赋予敦煌壁画新的生命力。

  “数字藏经洞”使用现代科技让千年文物在数字世界永久保存,也让这个遥远又神秘的洞窟变得触手可及,其开辟的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呈现的全新模式,让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共享成为现实。

  工作人员正在修复敦煌壁画。

  近年来,随着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一系列举措成为科技创新赋能文化建设的路径,科技创新也正在成为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力量。

  2024年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公布了第五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名单。读者出版集团成为西部地区唯一一家入选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单体类)的出版企业。

  近年来,读者出版集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读者出版集团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大力度培育出版的新质生产力,争取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读者出版集团以品牌建立出版与科技创新融合新机制,打造了“敦煌书坊”融合出版平台。

  “我们通过技术融通、数据融通、产业融通等方面的努力,打造了一系列文化科技融合的新业态。”读者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永强说,通过不断加快数字出版发展步伐,依托旗下的甘肃教育出版社长期以来形成的敦煌学出版积累,读者出版集团打造的“敦煌书坊”融合出版平台已完成数字化加工学术专著、古籍2500余部(种),建成了敦煌学和丝绸之路学专业知识库,已入驻国家知识服务平台;“文溯阁《四库全书》数字化影印出版项目”完成数字化采集任务。

  “我们将充分利用读者品牌的巨大影响力和丰富优质的内容资源,推动文化与科技协同并进、融合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更多‘读者’力量。”马永强说。

  2023年12月22日至2024年3月31日,“陇原玫瑰——甘肃彩陶文化展”在湖南博物院举办。

  力量:融入生活润民心

  “第一视角感知到了黄河文明的璀璨夺目。”近日,甘肃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陶宝宝”正在湖南省博物馆“出差”。从黄河到湘江,这件距今已有5500年历史的文物,在由甘肃、湖南两省博物馆联袂策划的“陇原玫瑰——甘肃彩陶文化展”上大放异彩。

  跟随“陶宝宝”前往湖南省博物馆“出差”的还有来自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临夏市博物馆、会宁县博物馆和漳县博物馆六家文博单位的210件珍贵文物,为湖南人民呈现了一段悠久、灿烂、延续五千多年未曾间断的甘肃彩陶文化发展史。

  其色灼灼,其形超拔,其艺卓绝。五千多年前,史前时代的人类拿起泥巴塑造出寄托着他们期盼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经过千秋万载,其中所蕴藏的意义,仍然成为华夏儿女的精神力量。

  博物馆是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场所之一。近年来,随着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博物馆也深入推进改革发展,全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建成开放,省博物馆扩建工程主体即将完工,新建成陇南市、定西市、甘谷县等35个博物馆,全省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248个,每10.08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居全国第二。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文化繁荣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过去一年,我省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2.75万场次,送戏曲进乡村5898场次,培训基层文化骨干1740人,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和民俗活动300余场次。同时,“陇上飞阅”数字阅读平台上线运行,白银市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验收,公共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群众文化生活日益繁荣,生活方式与精神风貌为之一新。

  在新的起点上,甘肃省蓄势前行,将推动文化繁荣作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甘肃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