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文旅产业势能加速释放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丹马场一场、焉支山景区改造提升等拳头项目蓄势发力;
炒拨拉美食节、冬至民俗文化旅游节等文旅活动火爆出圈;
焉支巷子、如意花海广场、和谐彩虹街等夜间经济业态极具人气......
去年以来,山丹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驱动力,高标准出台支持发展12条措施,高站位谋划内涵式发展路径。全年接待游客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27.3%和88.2%,“丝路马都·五彩山丹”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均得到显著提升。
新业态成新常态
2月24日,正值农历正月十五,山丹县2024年社火展演活动上,耍社火、舞龙舞狮、扭秧歌等独具特色的新春民俗将山丹的年味儿推向高潮。“我是从浙江来山丹做生意的,头一回看这么好看的社火表演,那节奏可欢快了,年味儿真浓啊。”市民刘志明说。
民俗展演大放异彩,新型消费热潮涌动。全县各大商圈纷纷施展“十八般武艺”,推出各种促销引流活动。夜幕降临,市民游客穿梭在焉支巷子,逛吃、打卡、畅玩,好不惬意。“这儿的美食、娱乐啥的应有尽有,古色古香的,夜景也很美丽。”正在游玩的市民刘高海说。
乘着“十四冬”的东风,山丹佛山滑雪场在原有初、中级雪道的基础上增建一条高级雪道,并开放二楼餐饮休闲区,为游客带来别样的冰雪体验。“在这里,不光能在雪场上撒欢儿,体验滑雪的魅力,还能尝尝特色美食,喝喝罐罐茶,悠闲又惬意。”游客程丽说。
今年,山丹县将抢抓省上打造张掖等5个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机遇,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生态康养、农耕体验、研学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推出一批互动性文旅活动,举办一系列高层次节会赛事,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家政服务、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不断活跃夜间经济、餐饮经济、假日经济,促进全领域、多业态融合消费,让山丹的人气聚集、商圈火爆。
农文旅融合展新颜
赏美景、品人文、享美食……春节、元宵期间,山丹县乡村休闲游热度高涨。“骑友”王琦沿着S590旅游风景线一路向南,邂逅了集生态休闲、林间自助烧烤、花卉观光等为一体的李桥乡高庙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他感叹道:“乡村美景、特色民宿、罐罐老席、农耕民俗馆,正是自己心中所向往的。”
近郊采摘自驾游也逐渐成为市民出游的“热点词”,大家摘果品、赏美景,美了游客、富了农家。在山丹县清泉镇郇庄村的草莓大棚内,鲜红诱人的草莓吸引着游客前来采摘。市民王玉珍表示:“带着孩子和家人一起体验田园采摘的乐趣,不仅让孩子们有机会亲近大自然,还能让他们体会到劳动与收获的快乐。”
农文旅融合发展,也提升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现在生活好了,不出家门就能挣两份钱。”村民王国栋说,土地一流转,再加上在产业园里打工,自己一个月能有3000 多块的收入,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目前,山丹县已建成芦笋庄园、土豆驿站、位奇镇四坝村锦绣田园综合体等20多个乡村农文旅打卡点。今年,山丹县还将精心打造陈户镇西瓜客栈、东乐镇十里杏花谷、老军乡长城星空露营基地、霍城镇骠骑将军行营等农文旅融合业态,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让乡村更美丽、农民更富裕。
全域旅游稳步推进
“在全域旅游大格局下,要突破景区思维的限制,拓展视野,合理保护和利用山丹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山丹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干部孙涛说,将继续坚持“旅游+”理念,推进旅游与文化、科技、体育、教育、生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同时,持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全域旅游市场,优化全域旅游环境,加快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旅游全民共享。
春节过后,来自湖南的杨雪娇便开始筹划今年的登山徒步计划。“在山丹可以领略到原始森林、雪山湖泊、草原戈壁等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她说,自己去年就来过一次,这里的配套设施很完善,交通也特别方便。尤其是在草原上骑马飞奔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依托县内丰富的文旅资源,山丹县还积极拓展“体验军马文化、探寻长城文化、追忆红色文化”等品牌研学实践活动。广大青年学子走出校园、离开课堂,用双眼探寻家乡变化,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将“生活中的风景”变成了“看得见的成长”。
全域兴旅,山水皆美。如今在山丹县,旅游业与工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良性互动,全域共建、全业共融、全民共享的全域旅游图景愈发绚丽缤纷。站在新起点上,山丹县将深入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积极践行“大旅游、大发展”理念,主动融入西部旅游大环线、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全力推进山丹马场和焉支山5A级景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4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速马场景区提升、焉支山景区生态农旅、五彩山丹体育公园等项目的实施,培育一批“网红打卡地”,打造更多文旅特色产业IP,奋力开创山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通讯员 吴鹏 图/文
- 2024-03-01泾川:36项重大产业项目开工 总投资35.97亿元
- 2024-02-29华亭:“牛”劲十足产业兴 乡村振兴有“犇”头
- 2024-02-26泾川:大力发展绿色蔬菜 推动产业攀高向强
- 2024-02-26宕昌:“畜”势带动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