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舟曲:虽是西陲边塞地 赛过扬州城中灯
楹联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产物,是汉语言对句艺术、民俗文化、书法艺术与制作技艺四大要素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视觉符号形式。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陇上楹联由来已久,千百年来,两行文字在陇原大地生生不息、熠熠生辉。
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甘肃客户端利用甘肃省融媒体省级技术平台“新甘肃云”的技术优势,联动全省各级融媒体中心推出【楹联古今】特别策划栏目,通过数千年的楹联文化,讲述甘肃故事,展示各地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用文化力量助推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本期【楹联古今】走进舟曲,一睹史称“川陇钥匙”的楹联风采。
虽是西陲边塞地;
赛过扬州城中灯。
清代西固县乡贤、著名联家张尚仁撰写的这副松棚楹联灯会联,正是其家乡舟曲的真实写照。
舟曲,藏语“龙江”之意,因白龙江穿县境而过所得,其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结合部和川甘陕三省交界处,是藏汉文化的交汇带和长江水源涵养区、补给区,也是多民族聚居区。
舟曲历来是途径蜀道的兵家必争之地,史称“川陇钥匙”。汉武帝开发西南夷,使当地农牧业、矿冶业空前发展。千年沧桑,世事变迁,民国二年(1913年)立西固县,1954年改称舟曲县。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舟曲逐步形成了浓厚而独具民族特色的绚烂文化,有着“多地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元宵松棚楹联灯会”“巴寨朝水节”“东山转灯”“舟曲酿酒”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中国楹联文化县”创建成功,舟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第二个、西北五省(区)第一个荣获国家级楹联文化县的地方。
舟曲“楹联文化”享誉全国,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赛过扬州城中灯”的“元宵松棚楹联灯会”。
头顶灯,手提灯,灯连万户成灯市;
你望月,我看月,月照千家是月宫。
从晚清张尚仁的这副楹联中,足见松棚楹联灯会之盛况。
舟曲“元宵松棚楹联灯会”历史悠久,素有“半间松棚半间架,一盏明月一盏灯”之说。据载,其灯火兴于隋唐、对联盛于明清,是集松枝搭建、彩灯制作、楹联创作、书法题写于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形式,不仅为甘肃独有,在全国也不多见。
每年元宵节,舟曲县城大街小巷,每隔几米,便设一道彩门,每道彩门之上又以长杆铺架,将各彩门连接起来,彩门上又以松枝翠柏覆盖,其间悬挂五光十色的彩灯,彩门两楹为立柱,立柱三面镶贴原创对联。华灯初上,整个县城松棚连翠,花月交辉,“不二扬州”实至名归。
谁赌酒乎,正好灯前举觯饮;
有知音者,何妨月下抱琴弹。
三分谁谓扬州二;
一石莫言子建八。
前人这一副副题写松棚楹联灯会的楹联,使人瞬间穿越到了灯火辉煌的元宵盛景中,此情此景,何必在意“三分明月夜,二分在扬州”,更不必纠结“天下才一石,曹植独八斗”,可见灯会之壮美,文风之蔚然。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项经久不衰、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活动形式,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松棚中所悬挂灯联,不仅有优秀的传统对联,更有符合时代气息和舟曲地域、民族特色的新时代楹联。
同时,随着“中国楹联文化县”的创建,舟曲县城、各乡镇里的商铺、饭店、民居、学校等建筑均已悬挂起了对联,行业联、风景联、格言联等比比皆是。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节还被评为“最美中国·首批最具影响力特色节庆活动”,这得益于舟曲深厚的人文基础和有序的文化传承。
树木树人,成效在数十年之后,请君来守此土,须知识事务者,读时务书,纳彼百川归学海;
同文同轨,圣教通九百里而遥,多士生于其间,且原以地方才,办地方事,慨然丰润到康泉。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西固州同、湖北黄陂人黄为楷创办“西固县立初等小学堂”并兼任首任校长,同时撰写此联,劝勉教学之道、释明学之所用。如今,“西固县立初等小学堂”几经周折,发展成为了舟曲县城关第一小学。
除舟曲县城关第一小学与楹联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外,舟曲县第一中学、舟曲峰迭新区中学、舟曲县城关九年制学校、舟曲县城关第二小学等均被授予“甘肃省楹联教育基地”,其中舟曲县第一中学还被授予“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学校将楹联文化纳入正常教学之中,不遗余力地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开课出书,让老师和学生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充分领略楹联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全方位发展,为省内乃至全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楹联人才。
黄为楷还为“西固县立初等小学堂”教室门口撰写并悬挂一联:
鸿雪幸留缘,看此间白水翠峰,应出磊落英才之士;
鹏霄谁奋迹,愿诸子干家栋国,都从忠心笃敬而来。
联语意境深远,不仅写出此地历史厚重、钟灵毓秀,受此影响定会人才辈出,更在劝勉学生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忠诚守信、勤奋好学。
“白水翠峰”,处于高山峡谷的舟曲,山峦重叠,沟壑纵横,白龙江、翠峰山等景观在这里缔造了别有洞天的“诗画舟曲”。
穿行舟曲,在“神仙喜爱的地方”拉尕山,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高耸入云的翠峰山,感受天地的神奇壮美;在流泉层出的大峡沟,感受世间的唯美清净;在波涛汹涌的白龙江畔,感受岁月的苍茫沉浮;在寺塔林立的赛尔布藏传佛教与古老苯教相融的宗教胜地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庙沟、磨沟、亚哈、巴寨沟、瓜欧、武坪、沙滩等等,如明珠般镶嵌在青山绿水间,藏奇纳秀、扑朔迷离,在雄浑大气中展示着灵秀温婉。巴寨沟、土桥子村、各皂坝村等藏乡风情的乡村特色旅游景区,更成了一道道独具特色的靓丽风景线。
在这片优美的环境和神奇的地域中,造就了舟曲人浑金璞玉的品性。
一母同胞要兄友弟恭,事事商商量量;
三代共居须老主少劳,家家宽宽裕裕。
穷秀才,秀才穷,穷活志气;
安天命,天命安,安分守己。
舟曲人李品芳的这两副联,皆是教人求真、劝人向善,便是最好的印证。
李品芳(1903—1947),字兰亭,西固县(今舟曲县)峰迭乡武都关村人。曾任山东省泰安县和福建省清流县、同安县等县县长。其曾自抒门联:
廿年从军伍,三踵故里;
五届任县宰,两袖清风。
足见其心系乡梓,为政清廉。
茹素满三年,寒恤靡至,敢云尽哀尽礼;
麻冠释此日,履霜薄冰,谨承先业先风。
舟曲人沈澍霖的这副守制三年终挽(继)母联,感情真挚,语言凝练,感人至深。
沈澍霖(1871—1939),字雨三,西固县(今舟曲县)官亭镇人,清末光绪贡生,曾在兰山书院、兰州优级师范深造,1918—1928年任西固县立高等小学堂校长。1928年辞职。曾参与“西固县志”编纂工作。任教后期,与张万杰、杨培俊、杨秀章、张问仁等结成诗社。
从清代联家张尚仁、黄为楷、洪文蔚,到清末民初的张万杰、沈澍霖、杨培俊、杨秀章、张问仁,民国时期的李品芳,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杨述椒、赵兴等联家和2008年成立的舟曲楹联诗词学会,舟曲联家辈出、传承有序,出现了一大批楹联文化传人,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历代楹联文化遗产,并创作了大量新时代气息的舟曲地域楹联,用两行文字这一艺术形式,弘扬优秀文化、传递和谐思想、维护民族团结,向世人展示着这片独特的地域。
自炎黄以溯,共脉连根,龙魂万古犹难撼;
看藏汉相亲,同舟逐梦,民族一家不可分。
在舟曲新落成的楹联文化景观“同舟街”大门口,这副由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书写的楹联,正是新时期舟曲各民族团结向上、意气风发的真实写照。“藏乡江南,诗画舟曲”,这座经历坎坷与磨难的小城,坚韧不屈,正焕发出蓬勃向上的新活力,谱写着多彩篇章。
近年来,舟曲依托“中国楹联文化县”这一招牌,建成一系列楹联主题公园、街道、村镇、步行街等,打造了一系列楹联文化景观。同时不断依靠自身资源优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挖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多元文化的交织碰撞下,勾勒出了绚丽多彩的别样舟曲,描绘出一幅绚丽绝美的画卷。
正如舟曲二郎山亭联所云:
花影不随明月去;
谷香时从田野来。
(文/吴生春)
- 2024-01-30【甘快看】甘肃省夏河县着力解决欠薪问题,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做好源头预防形成治欠合力(办实事 解民忧·一线探落实)
- 2023-11-28【甘快看】瞰陇原 | 玛曲:乔科湿地
- 2023-11-05【甘快看】合作:人间烟火“暖”了羚城的秋冬
- 2023-11-02【甘快看】甘肃甘南:“金融雨露”润泽高原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