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定西

故乡的社火

2024-02-26 15:47 来源:定西日报

  原标题:故乡的社火 

  故乡的年味,是以大年初三过后,社火“出马”走向高潮,正月十四、十五闹元宵,观宫灯、转灯、莲花灯,猜灯谜,挂高灯,烟花助兴,又在正月十七、十八“烧”社火中渐退的。

  小时候过年,孩子们盼望的除了压岁钱,便是打鼓和看社火凑热闹了。听着那位豁牙的民间艺人咿咿呀呀的小曲,等到看完旦娃子跳舞和耍狮子,孩子们早已失去了耐心,便嚷着要让父母背着回家,免不了惹得大人们生气,因为他们看社火的趣味正浓呢!

  故乡的社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大抵起源于祖先辞旧迎新的祭祀活动,其独特的魅力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融汇着古老艺术的博大精深,因颇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传统习俗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

  盼社火,是一件谁也不敢马虎的很庄重的事。社火雄动不雄动,灯的多少是关键。虎头灯一般两个,正面画有虎头,侧面写有“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吉祥如意”“五谷丰登”,腊花盆一般为四到八个,形似宫灯,瓜灯四个;以前狮子一般是手工编的,狮子的头一般用簸箕,现在全部是新式的。

  提社火的一般是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提前联系好支社火的人家,当夜幕降临,鼓锣喧天,主人家早早备好烟酒饭菜,当然少不了土锅子,在鞭炮声中,主家和那位前来提灯笼的老者互相行作揖礼完成接社火。

  在河东和宁夏的有些地方,当两村社火相遇,有仪表堂堂、以诗词问答形式“谝官”的春官,其来源于古代祭祀“芒神”“打春”,祈祷新春吉祥如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接下来开始跑场子,一般由执旗领头两人,各领两路纵队,在鼓锣声中碎步前移,“钻花眼”“二龙戏珠”,最气势磅礴的要数“太子游四门”了,伴随着风调雨顺太平年的小曲。要是有跑马灯的,那气氛就更粗犷奔放了。骑马人披衣围裙,引马者手执长鞭,吹哨“驯马”,铜铃声和锣鼓声融合在一起,大西北的豪迈与浪漫在此刻达到了完美结合。

  旦娃子载旦,一般由四到八名小姑娘演出,有的地方是小男孩。她们左手托纸糊的腊花盆,绚丽夺目,右手提丝绸彩帕,有的拿彩扇,踏十字舞步,也称腊花舞,伴随着民歌小调,管弦齐鸣,罄碗叮当,边跳边唱,彩扇猎猎,丝帕飘飘,给人轻松欢快的享受。

  故乡的小曲,来源于牧歌樵歌情歌,充满浓郁乡土气息。《兄妹观灯》《刘海打柴》《割麦》《绣荷包》《剪窗花》《元贵卖水》《王祥卧冰》《张连卖布》《南桥担水》《华亭相会》等伴随着民间艺人欢快明朗的唱腔和二胡、弦子、竹板、铜铃等乐器声飘出,要是还看到“天官赐福”和“刘海撒金钱”,是值得庆幸的。

  跑旱船一般有单、双船两种。船姑娘在船内看着艄公的船桨方向内外对舞,木竹扎成的四角悬挂绣球的旱船随着鼓点悠然荡漾,跌宕起伏。

  最后便是耍狮子了。拳棒手(武术拳师)威风凛凛,手持“小瓜灯”,或用五尺棍、铁连枷、九节鞭,引狮子绕场,打开场地,狮子顾盼望寻,咬痒、跳桌凳、上高杆、滚绣球,打完四门结束,但千万不能绊倒在院子里,这是有讲究的。

  时代在发展,故乡的社火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除了夜社火,白天还有高节子(高跷)、彩车,内容多于传统文化有关,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羽、张飞,《水浒传》中的人物等。当然还少不了那位扮丑搞怪的“老妖婆”了。

  故乡的社火,让陇中大地处处洋溢着幸福和欢乐,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恩。

  身在他乡,看着视频里充满家乡父老乡亲智慧与才能,伴有乐舞、曲艺、武术、戏曲和古艺美术的社火,我不禁眼角湿润,多么想回到那人杰地灵的老家,看看那位手持锅墨染黑的老笤刷子的蛤蟆娃也好。

   

  (本版图片均由张子斌拍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