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和政县秧歌齐聚县城展演:瑞雪逢新春 民俗精彩多

中国甘肃网

  中国甘肃网2月22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瑞雪迎春兆丰年,宁州大地闹社火。正月十三,临夏州和政县一年一度的秧歌汇演在县城精彩上演。作为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政秧歌(又称:和政社火)在临夏州乃至甘肃省都独树一帜,极具乡土特色。

  和政县连续多年打造和政秧歌民俗品牌,唱响在和政过大年,感受浓浓中国年味文化。从正月初四起,和政县各个乡镇的秧歌就轮番上演,带领游客在乡土中国里体验中国年。

  正月十三更是和政秧歌的大日子,来自全县的优秀秧歌队齐聚县城,带来原汁原味的和政秧歌,让这项省级非遗在活态传承中得到有效保护,今年秧歌汇演日又恰逢降雪,为神秘的民俗又增加了一份精彩。

  为了让和政秧歌在保护中传承,和政县将秧歌展演和文化旅游相结合,打通花儿、古生物化石等多张和政旅游名片,聚集乡土文化合力,为游客带来丰富旅游体验。

  和政秧歌,始于明,盛于清,演变于民国,发展于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加繁荣壮大。它是由祭祀活动演变而成的娱乐活动,又通过文化交流,不断地充实和丰富内容。

  和政秧歌中的杂耍节目不仅是古代习俗的遗留,而且也体现了各族人民共同祝愿农牧业丰收的愿望,更具有高原农牧业地区的特色。和政秧歌经过不断的更新、完善,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歌舞表演形式,成了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

  和政秧歌作为群众尤其是汉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艺术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鲜明的特征。

  和政秧歌节目丰富,阵容庞大,演员多达二百多人。形式多样,有说有唱,亦唱亦舞,并伴有武术、杂耍、杂角表演,气氛热烈,异彩纷呈。

  和政秧歌由“前五角”、“中三角”、“后五角”以及“串火杂角”组成,行进和演出都按前后顺序进行,只有杂角可以穿插在队伍中间,任意发挥,随处表演,取乐于观众。

  和政秧歌前五角为:流星、仪仗队、旱船、四大光棍、乐队。

  “中三角”人数最多,为秧歌的主体,排在“前五角”之后,在行进和进场后“舞花场”最有声势,是由霸王鞭、膏药灯、身子组成。其中身子是和政秧歌的精华所在。分男女身子,表演基本上分为行进表演和场地表演二种。

  行进表演节奏慢、动作简单,场地表演则节奏快而动作复杂,整个过程在进场和退场时最为精彩,表演者大步奔跑,摇身狂舞,此时满场彩带飘扬,鞭炮齐鸣,锣鼓震天、全场雷动,表现出“社火”古有的热闹、红火、欢快的气氛。

  后五角是秧歌的最后一部分,是由鼓、锣、钹、唢呐等组成,由一位玩手手持拂尘(多用牛尾巴制成,俗称“引刷”)来指挥。鼓在秧歌里起统揽全局的作用,秧歌队的行进、队形变换,均听从鼓点指挥,所以鼓师一般由技艺娴熟的人来担任。杂角是正角之外的其他角色,主要有:妖婆、鬼子(男丑角)、笑和尚、驾鹰、尕黑驴、猎人与狗熊、春牛、纸马(竹马)、社火官(春官)、货郎等等。

  杂角的表演形式不拘一格,主要以滑稽动作和幽默语言来打趣逗乐观众。其中妖婆、鬼子在表演时以说吉利话、祈福祝愿为主要表现形式,辅以歌唱,营造喜庆气氛,增加秧歌的趣味性。

  和政秧歌之精华,在于经过漫长的生长和发展,不断继承和创新,形成了雅俗共赏、红火热闹、推陈出新、日臻完美的地方艺术特色,堪称“一座活动的大舞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民间艺术家,传承和发展了民间文化艺术。

  2007年初,和政秧歌引起了省州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政县委、县政府为保护、传承这一民间艺术,积极开展工作,2008年将和政秧歌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编辑:高正武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