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文化旅游

【甘快看】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约之行 “牍”懂丝路

2024-02-16 20:36 来源:中国交通报

图片

  所在地:甘肃省兰州市

  镇馆之宝:《四时月令诏条》《过长罗侯费用簿》、里程简

  看点:馆藏内容丰富,涉及简牍发现的历史、简牍中的丝路故事、汉代边塞人的日常生活、汉简中蕴含的书法艺术等方方面面,是记录西北边塞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丝绸之路开拓兴盛的实物佐证。

  简牍是我国古代书写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的统称,在纸张发明和普及以前,是最常用的书写载体,随着汉王朝在河西地区的经营,这里留下了大量的简牍文书。2023年9月,甘肃简牍博物馆建成开馆,成为我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博物馆。

  甘肃简牍博物馆也是兰州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在兰州老街远远就可看见高耸的博物馆外观建筑。狭长者为“简”,短而宽者为“牍”,甘肃简牍博物馆建筑外型设计,汲取了左“简”右“牍”的设计理念,从象形文字、汉代建筑、传统空间模式等元素中提取文化符号,加以创新运用,以现代简洁的建筑形态表现“简以承典,牍以载道”的立意。一片片简牍将我们带回千年时空,一幕幕边塞生活情景跃然简上。

图片

  “简牍时代”展厅。    

  1

  写在墙上的 汉代“环境保护法”

  上世纪90年代,在敦煌市以东64公里处的甜水井附近,发现了一处汉代的邮驿遗址——悬泉置遗址,一次性出土了2.3万余枚简牍。甘肃常年干旱少雨,得益于独特的气候条件,这里出土了大量保存较为完好的简牍。据统计,甘肃发现和出土的历代简牍有7万多枚,仅汉简就占全国出土汉简总数的80%以上。可是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展陈场馆,这些简牍只能“沉睡”在库房里,仅供学术研究。2023年9月,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的甘肃简牍博物馆建成开馆,使一大批简牍精品走出“深闺”,绽放光彩。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藏近4万枚简牍,除展出各类简牍外,馆内还有一件异常珍贵的文物——《四时月令诏条》。这是目前所见最完整的汉代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文书,内容涵盖保护林木、动物、水、土等各方面内容,浓缩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节律。

图片

  《四时月令诏条》局部。    

  关于《四时月令诏条》的发现,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1992年,在悬泉置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一段坞内北组房屋倒塌的残垣躺在地上无人问津。起初考古人员都认为这里不可能挖掘出文物,后来发现,这段残垣的背面竟然写有《四时月令诏条》,如今它已成为甘肃简牍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四时月令诏条》又被称为写在墙上的“环境保护法”——春季禁掏鸟窝、夏季禁伐木、秋季宜修房屋、冬季禁掘土地。《四时月令诏条》由3个部分组成,题记开头说明了朝廷下达诏令的缘由:“太皇太后诏曰:往者阴阳不调,风雨不时……”表明颁布此诏目的在于让人们的生产生活遵循自然时序。随后将一年四季十二月的宜忌逐条列出,上半部分写着“法条”,下半部分对“法条”作出进一步解释。

  《四时月令诏条》在继承传统“月令”思想的基础上,以法律“诏书”的形式确立了以“四时”为基础的生产生活准则。其中“以时禁发”“用养结合”的生态保护理念,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不过时。

  2

  另类“账簿”讲述西域往事

  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简述丝路”展厅,整个展厅以长安为出发点,以古代丝绸之路为主线,经过陇东、河西、西域,沿途中有“列四郡,据两关”的行政建制。“简述丝路”展厅内陈列着两枚珍贵的里程简。其中一枚是1974年出土的“居延里程简”,详细记载了从汉都长安出发至张掖郡的20个驿置名称及间隔里程。另一枚是1990年出土于悬泉置遗址的悬泉里程简,记载了河西走廊地区武威郡到敦煌郡12个驿置的详细信息。这两枚里程简“接力”勾勒出汉代丝绸之路东段、长安至敦煌的具体线路走向和重要节点。更为可贵的是,里程简作为重要实证材料,助力“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遗。

  悬泉置是丝绸之路上一处集传递邮件、传达命令、接待宾客为一体的综合机构。悬泉置遗址出土的《过长罗侯费用簿》简册,记载了元康五年(公元前61年)长罗侯常惠出使乌孙时,悬泉置接待其使团一行人所消耗物品的明细。《过长罗侯费用簿》由18枚木简组成,每简长23厘米,宽0.8厘米。简文记载了悬泉置为招待长罗侯常惠一行384人,置办牛、羊、鸡、鱼、鱼、豉、粟、米等各种食品,极为丰盛。

图片

  《过长罗侯费用簿》。    

  根据《汉书》记载,长罗侯常惠曾4次出使西域,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乌孙王通过常惠上书汉宣帝,希望与大汉再度和亲。在此之前,大汉的解忧公主已与乌孙王子和亲,乌孙王欲立解忧公主之子元贵靡为太子,并让元贵靡也迎娶一位大汉公主为妻。于是,汉宣帝特意选了解忧公主的侄女相夫为公主,命常惠负责送亲。从时间上看,《过长罗侯费用簿》应写在常惠送相夫公主前往乌孙和亲之际,它不仅为研究悬泉置的功能和经费物品收支提供了一手资料,更为研究西汉王朝的西域政治,特别是与乌孙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史料。

  3

  竹木春秋凡人真情

  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内,昏黄的射灯打在简牍上,仿佛氤氲起静谧而神秘的雾幔,细读上面依然黝黑的墨迹,内容是那样地接地气。这些简牍中有私人书信、涂鸦、美酒酿造方、志怪小说,甚至可以具体到年月日。

  “伟卿足下毋恙,叩头,闲者起居无它,甚善,贤独赐正腊……因为谢。骍北尹衡叩头,塞上诚毋它可道者……”这是一段出土于肩水金关废墟中的文字,系尹衡写给友人伟卿的一封问候信。肩水金关是一座汉代烽塞关城,为当时进出河西、南北交通的咽喉,取名金关,含有“固若金汤”之意。信中一句“塞上诚毋它可道者”,道出了边塞生活的枯燥乏味。唯有在给友人写信时,才能打发边塞生活的乏味,聊表思乡之情。虽然信件残断,除问候外的具体内容已不可见,但它依然为今人了解汉代河西边塞屯戍吏卒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

  “元康元年十月壬寅朔甲辰,关啬夫广德佐熹敢言之:敦煌寿陵里赵负趣自言,夫訢为千秋燧长,往遗衣用,以令出关。敢言之。”这是出自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的简牍,从中我们可以联想到2000多年前立冬前的某一天,敦煌寿陵内一名叫赵负的女子向乡里提出申请,想为在玉门关外戍守的丈夫送去御寒的衣物。

图片

  《劳边使者过界中费》册。

  “梁米八斗,直百六十。即米三石,直四百五十。羊二,直五百。酒二石,直二百八十……往来过费凡直千四百七十。肩水见吏廿七人,率人五十五。”1973年出土于肩水金关遗址的汉简《劳边使者过界中费》册,全文记录了朝廷派遣慰问戍边将士的官员到达肩水候官之后的详细开支。根据简文得知,此次公务接待共花费1470钱,由27名肩水金关官吏平摊。2000多年前的古人竟已经有了“AA制”的行为。

  结束了甘肃简牍博物馆的参观,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无论是金戈铁马、荡涤四海的英雄气概,还是炊烟袅袅、春种秋收的百姓生活。文字犹如曼妙的音符,记录在竹木之上,演奏出一曲朝代兴亡雄浑的乐章。一枚枚简牍不仅是厚重的文化遗产,更讲述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正如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王子今所说,简牍所体现出的第一手资料价值,相比史学典籍更加真切具体。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