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小陇热线 >> 政策解读

甘肃出台相关《实施意见》 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对困难群众精准救助

2024-02-01 08:46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原标题:我省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对困难群众精准救助

  中国甘肃网2月1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玄丝雨)1月3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民政厅出台《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的工作,对困难群众精准实施救助,确保兜住兜准兜牢底。

  《实施意见》明确,低收入人口包含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困难人员。各地要准确把握和运用《甘肃省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实施细则》《甘肃省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甘肃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指南》《甘肃省低收入人口认定及救助帮扶办法》等政策文件,区分做好不同类型低收入人口的精准认定。

  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首先要把需要救助帮扶的低收入人口找出来,纳入到动态监测体系当中。除了畅通低收入人口自主申报的渠道之外,还要发挥部门间“大数据比对”和基层工作人员“铁脚板摸排”作用,进村入户摸排,及时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

  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共享联动。线上,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数据比对发现困难风险并作出预警;线下,依靠基层工作人员走访入户发现困难群众并核实困难风险预警信息,在信息平台中形成“一户一条救助链”,按照“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转交、转办相关社会救助管理部门落实专项救助政策,实现社会救助的智能化、精准化,同时有效避免救助遗漏或重复救助。

  分层分类开展社会救助

  《实施意见》明确,进一步增强救助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按照低收入人口的困难程度分层,根据困难类型分类,提供针对性的救助帮扶措施。所谓分层,是区分困难程度,将专项救助范围由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拓展至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扩大了救助范围,形成“梯次缓坡”;所谓分类,是区分困难类型和救助内容,统筹各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分别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以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和受灾人员救助等专项救助。

  同时,《实施意见》还要求加强急难救助、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做好其他救助帮扶、鼓励开展慈善救助帮扶等,使救助帮扶措施更有针对性,救助范围更加广泛,把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得更加密实、牢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