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教育

【甘快看】甘肃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

2024-01-29 21:09 来源:人民日报

  2023年秋季,武威市凉州区8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如期开园,开设81个教学班,可容纳2835名幼儿入园,有效缓解了城区“大班额”“入园难”问题,家长们交口称赞。

  “家门口就有公办园,孩子们吃得好、玩得好,每天可开心了!”家住凉州区第十二幼儿园邻近小区的牛宏丽,每天接送孩子不到5分钟,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甘肃省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截至2022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6。2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2。74%,实现了中西部省份学前教育从发展滞后到赶超跨越的历史性变化。

  学前教育的变化是我省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努力交出有温度的民生答卷的一个生动缩影。据统计,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首次突破700亿元,达到719亿元,较上年增加21亿元,增幅3%;争取中央专项经费127。66亿元,较上年增加7。8亿元,增幅6。51%。

  其中,投入6。5亿元实施“建宿舍增学位扩食堂改厕所”项目,建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1030套;

  在市州政府所在地主城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8367个;

  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食堂493个、中小学厕所280个,全部达到使用条件;

  投入“能力提升”项目资金32。99亿元,改善全省1912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受益学生119。4万人;……

  通过持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一件件教育民生实事落地生根,给广大师生创造了舒适、安全、便捷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办出了有品质、有温度、有情感的教育,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打柴沟小学六年级(2)班学生赵小惠原就读于打柴沟镇上河东小学。一到冬天,就得早早从热炕头爬起来去上学,这是她每天最烦恼的事。

  但2023年的冬天,她不仅没了起床的烦恼,还和同学们同吃同住在有暖气涌动的校园。“寄宿生活锻炼了我的自理能力,让我变得更自信了。”赵小惠开心地说。

  原来,自去年开始,打柴沟镇将辖区内原上河东小学、金强驿小学等9所小规模学校并入寄宿制完全小学——打柴沟小学,全校学生由原来的200人增加至500人、教职工增加到53人。“通过布局调整,优化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益。同时,解决了部分学生家长无法辅导孩子作业的难题,提升了学习效率。”打柴沟小学校长万毓成说。

  近年来,天祝县通过“撤、调、并、建”等四种方式,推动学校布局由“点多量小”向“集中优质”转变,累计撤并小规模学校86所,将7所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全部转移到县城集中就读,并合并天祝一中、天祝二中高中部,满足了家长、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同时,在县城新设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幼儿园和实验小学、城关四小,并启动第六、第七幼儿园和城北区学校建设项目。经布局调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由2012年底的142所精简到78所,“城挤、镇弱、村空”和“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学校空间分布和容量配置更趋合理。

  寇晓霞是会宁县新添堡乡毓芳中心小学的一名英语教师,扎根农村教育17年,丈夫在同一乡镇教管中心工作。2023年,其他教师和寇晓霞一样,一起告别了“蜗居”生活,迎来了乔迁之喜,搬进配套设施齐全的周转宿舍,圆了多年的“安居梦”,让他们住得安心、舒心,工作更起劲了。

  安居方能乐教,乐教方能优教。近年来,甘肃不断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深入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让扎根在乡村的教师们告别了“蜗居”生活,搬进了明亮舒适的周转宿舍。据统计,仅2023年,甘肃便在全省23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以外的38个县(市、区)农村中小学建设教师周转宿舍1030套,项目主体已全部完工,年度任务完成率达114。4%。

  与此同时,甘肃通过建学校、扩食堂、增学位等一揽子举措着力解决“入学难”“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教育内涵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深入贯彻落实“双减”,全省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有需要学生全覆盖。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