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馆藏汉代灰陶牛见证平凉红牛产业历史
近期,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经研究认为在泾川县博物馆馆藏一件珍贵文物“灰陶牛”,它见证了“牛”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劳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佐证了平凉养牛的历史。
泾川县博物馆副馆长郭珍介绍,泾川县博物馆珍藏的这件汉代的灰陶牛,此牛体形壮硕,它的头上戴有用宽软皮条制成的笼套,通过这个笼套足以见证,早在汉代时期,“牛”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百姓的农耕生活。
泾川的养牛历史悠久,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曾记载:“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间献遗戎王。戎王十倍其偿予畜,畜至以谷量马牛”。
“乌氏”说的是今天的平凉一带,这里气候宜人,植被丰富,土地肥沃,是放牧牲畜的好地方。生活在乌氏的倮,是一个以畜牧业发家致富的商人,家中饲养的牛羊成群,数量非常庞大,庞大到哪种程度呢?他所饲养的牛马在山谷中放牧时,不能以牛马的数量来计算,只能以山谷的数量来替代牛马的数量。而也正因如此,他所在的乌氏县,就成为了当时畜牧业的集散地。
据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刘志华介绍:泾川县博物馆馆藏的这件汉代灰陶牛,灰色泥质陶捏塑烧成,中空,腹部为不规则圆形开口。牛腿残断处均可见小圆孔,推测原有支撑站立的木杆,经烧造后焚失。从残存暗红色痕迹看陶牛原有彩绘,现多已脱落。
此牛呈站立状,昂首张口,双目圆睁,阔鼻宽嘴,小耳,短角平翘。辔头以宽软皮条自双角根部、眼下面颊处穿系,在牛额头中部以小圆环绑缚,下延连缀圆形棬(鼻环),方便牵制约束。脖颈胡部自下颌延续下垂至胸前,呈宽软片状。前脊背峰状隆起,腹部圆鼓,圆尻,牛尾残失。四肢粗壮,左前足完整,可见分瓣偶蹄,其余三足残断。
春秋中晚期起,牛已从祭祀用牲逐渐转化为农业生产的畜力,汉代以牛挽犁开荒耕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汉画像石上多见有牛耕的图像。
泾川此件陶牛形象地展现了古人对牛的利用,尤其是辔头的绑扎方式丰富了历史细节,是一件难得的艺术作品。(记者 杨树)
- 2024-01-22庄浪:大美关山 水墨梯田
- 2024-01-21【甘快看】甘肃平凉庄浪县: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称号
- 2024-01-19庄浪县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称号
- 2024-01-192024年平凉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暨“冬防”工作推进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