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义渠戎:纵横西北800年——专访甘肃镇原文史学者杨佩彰

2023-12-13 21:42 来源: 艺海风

义渠戎:纵横西北800年

——专访甘肃镇原文史学者杨佩彰

王长华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副研究员杨须爱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在新中国的发展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出的思想轨迹》一文中指出,民族融合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现象消亡的本质、类型、阶段、实现途径及原则的理论。

  中共中央于2010年首次提出并于其后进一步完善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中国化做出的新发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概念体系,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发展规律的认识。

  民族融合所说的“民族”是泛义的,既包括现代民族、社会主义民族,也包括前资本主义时代的部落、部族、部落联盟等。

  杨须爱还进一步指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所包含的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和趋势在历史上就已经存在和显现。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认为,中华民族内部多支系文化和人群密切交融、多种文明起源路径汇聚融合,对外来优秀文化兼收并蓄,突出的包容性使中华文明充满活力(《先秦考古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二)”笔谈(一)》,《历史研究》2023年第5期)。

  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以此来观察“义渠戎融入秦帝国”的历史,人们会发现,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就是广泛吸纳诸多民族而融合发展,最终汇聚成一股多民族壮阔洪流的渐进过程。

  义渠民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也是最早融入秦帝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汉承秦制”,汉文化又深受秦文化影响,早期秦文化在华夏文明形成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从中国范围来看,我们自称汉族、汉人,源自汉王朝;但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称我们为China,却源自“秦”(Chin)(波斯语)。假如秦统一中国后再能延续几百年,或许我们就该叫秦族或者秦人了。

  有意思的是,义渠戎就是在同包括秦人在内的各种势力的不断斗争中发展壮大,最终融入了秦帝国。

  “义渠戎融入秦帝国”的历史,有力地证明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正确性。

  12月初,笔者采访了《“义渠戎”考》一文的作者,甘肃镇原文史学者杨佩彰先生,对“义渠戎融入秦帝国”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探究。

  问:请您简略地描述一下义渠戎的历史。

  杨佩彰:义渠民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也是最早融入秦帝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义渠国在同其他诸国的竞争中,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史,她在中国的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义渠是春秋时的一个游牧部落,属于北方胡族。大约在夏末,义渠戎从固原草原进入陇东镇原一带,并逐渐得到发展。周人南迁后,陇东地区全部被狄人占领。周敬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98年),义渠戎称王,建立义渠方国。后不断向周围戎族部落发动战争,扩大了疆域,先后修建城池25座。此后与秦时战时和。到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宣太后诱杀义渠戎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

  义渠族从商代武乙年间建部落方国算起,至秦昭王时存在了八百余年,其中正式建都立国长达500年(前772年—前272年)之久。义渠由一个戎人部落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方国,最后被强秦吞并,前后绵延数百年。

  春秋战国时期,在西北地区形成了许多西戎小国,见于史书者有绵诸、翟戎、猨戎、邽戎、猑夷、冀戎、大荔戎、乌氏戎、朐衍戎和义渠戎等。在诸戎中,义渠戎分布在陕北、陇东地区。春秋时候,义渠戎主要活动在洛河、泾河上游。而战国时期,由于魏秦激烈地争夺河西之地,义渠戎退居陇东地区。最后,魏献上郡于秦。所以,义渠戎国主要分布在今庆阳、平凉及固原地区。战国时,“义渠称王”,筑有二十五城,发展程度比其它诸戎要高,在八戎中存在时间最长,控制区域较大,一度能与秦国抗衡,因之展现了之后400余年的义渠同秦国战争与和平的壮丽画卷。

  问:请您介绍一下义渠戎的族源。

  杨佩彰:义渠之名始见于《竹书纪年》:(商)武乙三十年,周师伐义渠,及获其君以归。先秦古籍《逸周书》也最早提到了义渠:昔者义渠氏有两子,异母皆重,君疾,大臣分党而争,义渠以亡。

  夏商时期的义渠只是一个游牧部落,还没有建国,虽酋长被俘,部落仍在。但在西周时期销声匿迹,春秋初年再度出现于史书,“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泾北有义渠之戎”(3),直到战国末期,其活动不绝于史,又成为西戎中最强大的一支,建有巩固的城郭,开始由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变。

  张鹏一认为,地势颇广,立国最久者,为义渠之戎……其国与春秋战国相终始,而地据今甘肃属庆阳府、固原州、宁州之地,亦一强种也(《读史记.周秦本纪:秦灭西戎为中国开拓西北边疆之先》,民国《西北史地》第一卷第一期)。

  义渠戎在未占据大原之前并不以义渠为名,只是在进入今陇东董志原,将首府放在义渠后,人们才称为义渠戎,并将他们建立的国家称为义渠国,属于西戎国之一(庆阳文史学者路笛著有《义渠国都考》一文,可参看,笔者注)。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城。”

  《后汉书·西羌传》载:“(周敬王时)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

  据有关研究,“义渠戎既不是吐火罗的一支,也不属于羌人,而是属于北方胡族。”(刘治立主编《庆阳通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65页。)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将军公孙贺。贺,义渠人,其先胡种。贺父浑邪,景帝时为平曲侯。”

  晁错也认为义渠为胡族,“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与匈奴同。”(《汉书》卷49《晁错传》。)

  问:请您介绍一下义渠戎的早期活动情况。

  杨佩彰:夏、商、周时期,义渠戎在与各部族的争斗中逐渐发展壮大。

  大约在夏末,义渠戎从固原草原进入陇东镇原一带,并逐渐得到发展。周人南迁后,陇东地区全部被狄人占领。义渠、彭卢、郁郅等羌戎便成为狄人掠夺的对象。义渠戎为了生存,暂归服于狄人猃狁(xiǎn yǔn)。商武乙时代,季历在商朝的支持下,于武乙三十五年大动干戈,“伐西落鬼戎,浮十二翟王”。这里所说的鬼戎、翟王,即指鬼方后裔猃狁。同时,“季历伐义渠,乃获其君以归”(见《竹书纪年》),义渠惨败。

  商文丁和武丁时期,季历和商朝继续向戎狄用兵,都取得了胜利,迫使鬼方远移蒙古草原,义渠等戎则臣服于商周。西周王朝建立后,武王命西戎驻泾、洛二河北。“穆王时,戎狄不贡,王乃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王遂迁戎于太(即“大”的意思)原。”(《后汉书·西羌传》)这里所指之戎即包括义渠在内,迁移的地方包括今镇原在内的庆阳、固原地区。

  懿王时,猃狁趁王室衰败,南下侵扰。此后,戎狄两族在庆阳交错居住,同西周王朝时战时和;孝王时,命申侯伐西戎,西戎兵败来献马求和;夷王时,命号公率六师伐太原之戎,获马千匹;厉王时,西戎杀周大夫秦仲;宣王五年尹吉甫伐猃狁于太原,猃狁大败北逃朔方。此后,太原只余西戎。宣王三十六年,王伐羌戎,兵败。宣王三十九至四十年,“宣王料民于太原”( 出自《史记·周本纪》。“料民”意思是计点人口,清查民户)。他采取安抚的政策,将五戎安置于太原地,五戎之中唯义渠居今董志原中心及东南部泾水之北。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富,宜耕宜牧,所以力量也最强大。他们逐水草而居,过着无拘无束的游牧生活。在它的西边和北边是彭卢戎(今镇原彭阳和西峰彭原),再北是郁郅戎(今庆城、环县、合水),再北是朐衍(qú yǎn)戎(今宁夏盐池),西南是乌氏戎(今泾川、灵台)。

  问:请您介绍一下义渠戎的崛起过程。

  杨佩彰:义渠戎建立的义渠方国,不断向其他部族发动战争,在此过程中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当时秦国称霸西戎的主要对手。

  西周末年,犬戎(即猃狁)叛周,率兵南下,杀幽王于郦山。周平王惧戎狄,乃迁都洛邑,是为东周。在此之前,义渠戎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君国。周敬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98年),义渠戎称王,建立了雄踞六盘山以东最有实力的义渠方国,国都设在义渠(今庆阳宁县)。

  义渠建国不久就不断向周围戎族部落和其他部族发动战争,出兵吞并了周围彭卢、郁郅等其他西戎部落,扩大了疆域,实力大增。并先后修建城池25座,派兵驻守。他们还依照周王朝建立宫室,设置官吏,提倡发展农牧业生产,养精蓄锐,壮大国力,在很短时间就使义渠成为兵强马壮、国力雄厚的西戎强国。它的国界西达西海固草原,东抵桥山,北控宁夏河套,南达泾水,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在政局动乱的春秋战国时代,它直接参与了中原合纵与联横的政治、军事角逐,特别是先后同强秦经历了400余年的反复军事较量,成为当时秦国称霸西戎的主要对手。

  问:请您介绍一下义渠戎的活动范围。

  杨佩彰:义渠戎是西方羌戎后裔的一支,原居宁夏固原草原和六盘山、陇山两侧。趁先周部落力量薄弱,就逐渐将部族从西北边远地区向陇东迁移。义渠国最强大的时期,它的地域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至陇西,南达渭水,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而且在社会制度方面,此时的义渠戎国已完成由军事民主制向国家的过渡,是一种不发达的奴隶制。

  镇原在古时曾一度为戎族所据。从夏、商开始,戎族就在镇原一带活动。据《括地志》记载:“宁、原、庆三州,周先祖公刘、不窋居此。古西戎地。”

  因此,镇原夏时为戎狄属地,商时为昆戎活动的区域。昆戎,是昆夷、犬戎的并称,属于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宋·山川记》载:“安定,昆戎旧址。”《杨恽报孙会宗书》云:“安定山谷之间昆戎旧址。”《平凉府志》载:“镇原殷衰为昆夷。昆戎也作昆夷。”

  在夏代,西方羌戎民族有几个分支,义渠即是其中之一,原居今宁夏南部六盘山一带。商朝初期,他们同居住在陇东的狄族后裔鬼方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后来又同由先周姬姓部落建立的豳国经常发生冲突,不断蚕食其领土。到了商末,由于北方狄人南侵,周祖古公亶父率众离开豳地,南迁岐山,北豳(今董志原一带 )很快被狄人和戎人占领。于是狄戎两族在这里展开角逐。最后,戎人以绝对优势打败了狄人。一部分狄人远去河套,另一部分投降戎人,与戎人杂居融合,发展农牧。这些戎人就是后来以义渠戎为代表的“五戎”(古代泛指我国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五戎、六狄之人民。”)

  由于他们占领的地区是陇东太原(“太原”也作“大原”,古时“太”“大”同音同义,非太(tài)原也。)地区,所以也叫太原戎。周族人除一部分跟随古公亶父南迁外,大部分仍留在豳地耕作务农,成为影响戎人改牧从农的基本群体,也是后来义渠戎国的基本公民。

  西周时,镇原为彭戎国,后置称太原。《平凉府志》载:“镇原古大原地。彭戎国亡,周置大原与此地。原州、镇原之名皆来于此。”

  周穆王西征犬戎(或称太原戎、昆夷、畎夷等)后,遂迁犬戎之一部于太原。太原,在文献中也作大原,大、太音义皆通。陈奂《诗毛氏传疏》提出“疑古太原当在镇原”。慕寿祺在《甘宁青史略》中也认为太原即今镇原。

  史念海认为:“泾河以北,原面相当广阔,由固原一直到镇原,都应包括在内,如大原在陇上,当以在今固原和镇原县为宜。”(《河山集九集》,第21页)

  据《庆阳通史》考,犬戎迁居的太原即今陇东地区,包括今庆阳市的大部分地区。而其中心区域我们认为当在镇原一带。

  据《后汉书·西羌列传》云:“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於是渭首有狄獠圭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

  这些众多的戎、狄族,在春秋时期,尚处于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文化落后于中原地区,常以游牧为生。春秋秦穆公霸西戎,西戎八国服于秦。在诸戎中,乌氏戎分布在六盘山区,朐衍戎分布在陇东以北地区,义渠戎则分布在陕北、陇东地区。春秋时候,义渠戎主要活动在洛河、泾河上游。而战国时期,义渠戎主要集中在陇东地区。

  《史记索隐》引韦昭云:“义渠本西戎国,有王,秦灭之。今在北地郡。”

  因此,镇原在春秋战国时为义渠戎国之地,直到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义渠被灭。

  《杜氏通典》载:“陇西、北地、上郡皆义渠戎地。”

  义渠戎不是陇东的土著民族,在商周之际,居住在山西南部地区,曾经被周人所败。春秋时晋文公又攘戎狄,义渠戎被迫西迁陕北和陇东地区。战国前期,魏、秦激烈争夺陕北,义渠不得不向陇东集中,“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史记·匈奴列传》)。义渠戎国以今庆阳市宁县为中心,分布在今庆阳、平凉以及固原地区(刘治立主编:《庆阳通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64页)。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宁、原、庆三州,秦北地郡,战国及春秋时为义渠戎国之地。”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载:“义渠本春秋西戎国。义渠或作仪渠,《墨子》曰:‘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仪、义古通。其地在今甘肃省庆阳市西南。战国时,秦置义渠县。……《汉志》载北地郡有义渠道。”(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67页)

  周振鹤认为,道的设置可能在战国时代。当时秦国在征服少数民族政权后,就设道予以治理。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前314年)县义渠,很有可能随之置义渠道(《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0页)。

  还有人认为,西汉时,将义渠县改为义渠道,属北地郡。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义渠道:西汉改义渠县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西峰市东境。东汉废。”(史为乐主编,邓自欣、朱玲玲副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239页。)

  关于戎狄,过去一些史学家常把祖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通称戎狄,所以也把义渠戎笼统地称为戎狄后裔。其实狄和戎是有区别的。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认为:狄族原是鬼方的分支,他们活动在今陕西和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所谓西戎,主要指活动在陕甘青藏的一些分散的羌人部落和方国。

  这说明,戎狄原是两个不同的种族。狄族是黄帝部落的一个分支,秦汉时期狄被称为匈奴。羌戎又是远古炎帝部落的一个分支。而义渠戎也是西方羌戎后裔的一支,原居宁夏固原草原和六盘山、陇山两侧,归西王母国管辖。商代,他们与居住在陇东和北方的狄族后裔獯育相互攻击,后来又同居住在豳地(今庆阳一带)的商属先周部落(姬姓)经常发生冲突,不断侵扰。那时,义渠已是一个有君主的部落方国,趁先周部落力量薄弱,就逐渐将部族从西北边远地区向陇东迁移。而其它羌戎则分散居住在今甘肃、青海等广大地区,尤以大夏河草原最为集中。后来一支成为党项羌,于唐代建立了西夏王朝;另一支发展成为吐蕃族,即现在的藏族。

  问:义渠戎迁居陇东地区后,其势力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杨佩彰:义渠原为游牧民族,饮食原来以牛羊肉为主,其它杂粮和蔬菜为辅。定居陇东地区后,开始从事农耕生产,逐渐发展成为半农半牧的强大民族。

  义渠戎由于接受中原文化较早较多,社会制度迅速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变。他们在陇东地区同狄族和先周姬氏部落杂居,并各自建有方国,互相磨擦与争斗。文王末年,姜太公曾派使臣南宫适出使义渠,义渠国王送骇(难驯的马)、鸡和犀,文王又将这些东西献给纣王(《逸周书·王会篇》:“太公使南宫适至义渠,得骇、鸡、犀以献纣。”)。

  由于义渠同周族相处较好,关系和谐亲密,而猃狁(獯育之后)同商周对立;所以每次战争后,猃狁失败逃走,远奔河套,而义渠趁机内迁。这样,义渠部落就逐渐占据了太原地区即今镇原一带。再加上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畜牧业得到空前发展,义渠人口也大量增加,由游牧开始定居。同时,他们在同周族的杂居中,不断学习周遗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学习周族文化,并效仿周人建立城堡和村落,从而发展成为区别于其它羌戎的义渠族。

  《墨子·节葬》记载:“秦之西有义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

  “登遐”其意为登上遥远的天边,即灵魂升天的意思。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火葬的记载,也是义渠的习俗之一。墨子生活在我国东部地区,他得知义渠戎的葬俗,说明当时的义渠戎国与东方六国除了军事结盟外,还有一定的往来。义渠民族刚强勇猛,他们“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所以对敌作战十分英勇,宁死不屈不降,这也是义渠国能坚持数百年的重要原因之一。义渠国实行全民皆兵,遇到战争,青壮男子都要上战场,造成女多男少。所以义渠部落内部允许十二世后可以互相通婚。兄长死后,弟弟可以娶嫂为妻。

  《史记·货殖列传》云:“……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

  因义渠原为游牧民族,饮食原来以牛羊肉为主,其它杂粮和蔬菜为辅。定居陇东地区后,开始从事农耕生产,逐渐发展成为半农半牧的强大民族。

  问:请您描述一下义渠戎和秦人之间的关系。

  杨佩彰:义渠戎和秦人之间的关系,以争斗为主线,但有时也有和平相处的时期,总体来讲就是时战时和。

  为了掠夺人口、物资等资源,义渠戎不断向周围戎族部落和其他部族发动战争,逐渐并吞了北地诸戎,力量空前壮大。为了进一步向东南发展,它首先把斗争的矛头指向秦国,是秦国的心腹大患。

  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义渠国收留晋国人由余为使臣,派他出使秦国,观察秦国情形,以缓和两国紧张的关系。由余到秦国后,秦穆公以上卿款待,请他参观秦国的宫室、积聚,借以炫耀秦的强盛和富有。由余反讥之,言礼乐法度,必使“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不如蛮夷“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

  在言谈举止中,由余表现了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智慧,使穆公大为惊异。穆公认为这样的人留在敌国,对秦国非常不利,于是采用了内史谬的献策,用反间计挑拨由余和戎王的关系,又故意将他“留而莫遣”,使之耽误归期。这样,当由余回到戎王身边之时,戎王已经对他产生了怀疑。接着,穆公又将秦国年轻美貌的十六个“女乐”送给戎王,使其终日沉湎于酒食声色之中,将戎马之事抛在九霄云外,终年享乐而不关心国事。

  《说苑·反质》记载:“戎王果见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终年不迁,马牛羊半死。”

  《吕氏春秋》亦有类似的记载:“秦缪(穆)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王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王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

  由余回到戎国后,多次向戎王进谏,均遭到拒绝,并扬言要用乱箭将其射死。由余的智谋得不到发挥,又受到戎王愈来愈重的猜忌,最后只好弃而投秦。到秦国后,秦穆公厚遇由余,拜为上卿,向他请教伐戎的策略。由余对穆公提供了西戎的山川形势和内部情况,并建议秦兵向戎王发动突然袭击。穆公采纳了由余的建议,决定攻其不备。秦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23年),秦用由余计,进攻戎地。结果,当秦兵到来之际,戎王在酒醉未醒的情况下,即被打败。穆公取得了“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的胜利,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也派遣使臣送金鼓以表示祝贺。

  《史记》也有记载,说“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缪公用之,并国十二,遂霸西戎。”

  征服西戎的胜利,使诸侯对秦国皆怀畏惧之心,秦也由偏僻小邑一跃而为诸侯大国,多次会盟诸侯,秦穆公成为晋文公之后的“春秋五霸”之一。通过秦国这次大规模的征服西戎,一些小部落从此消失,仅剩元气大伤的义渠戎、乌氏戎等几个较大方国臣服于秦,秦的势力第一次到达六盘山以东广大地区。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昆夷、翟、獂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大荔、义渠、乌氏、眗衍之戎。”

  《史记正义》亦载:“韩安国云:‘秦穆公地方三百里,并国十四,辟地千里’,陇西、北地郡是也。”

  有研究者认为,“戎王之使由余所提供的戎国情况,还没有人把它和义渠联系起来。从《匈奴列传》所述穆公伐西戎相对照,弄清楚了所谓益国十二实即西戎八国。八国中比较强大的只有大荔和义渠,而大荔在东,与‘开地千里’之说不符,只有义渠戎王最强,辖地宽广,在西戎中最有影响。再从穆公打败戎王后所得之地,包括陇西、北地郡,正为义渠之地。因此,所谓戎王实即义渠王。”所以,《庆阳通史》说“庆阳市有秦霸岭,就与秦穆公在庆阳的活动有关”。这就说明秦穆公称霸西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客观上加强了双方的往来和文化、经济的交流,有利于戎国的发展。

  义渠在战争中失败后,吸取教训,养精蓄锐,筑城廓以自守。秦厉公六年 (公元前471年),“义渠来赂”,义渠国王派使臣给秦王行贿赂,承诺按时向秦纳贡,以求和平共处。此后27年两国未发生战争。秦厉公三十三年 (公元前444年),“秦伐义渠,虏其王”,义渠受到了沉重打击。秦躁公(公元前442年—前429年在位)时,秦在与魏国的争斗中处于劣势,魏国占据了黄河以西的洛河以东地区。义渠戎国乘机而起,于秦躁公十三年 (公元前432年)发大兵攻秦,从泾北直攻到渭南,“义渠伐秦,至于渭阳”。秦国战败退出渭河下游。

  此后30年内,是义渠国最强大的时期,它的地域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至陇西,南达渭水,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而且在社会制度方面,此时的义渠戎国已完成由军事民主制向国家的过渡,是一种不发达的奴隶制。历史记载中多次出现戎王的称号。春秋前期由余曾说戎王“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说明春秋时期的戎族,“是一个以氏族为社会基础,用宗法关系维持整个社会,还处于军事民主制向国家的过渡中。当时义渠虽然已筑有城邑,但仍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畜牧业已很发达,族众特别注重马、驴的饲养,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为后来陇东生产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秦灵公时期,曾在秦国的边境设有两处著名关隘,即东之郑所塞,北之焉氏塞。据《吕氏春秋》等典籍记载,公元前385年,公子连逃亡在魏国,他听说秦国发生了内乱,就率领随从由东边的郑所塞入秦,被秦国守关的将领拒绝,只好绕道从北界的焉氏塞回到秦国,在其都城雍登上了王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献公。秦献公穿越焉氏塞的史实,证明彭阳境内的焉氏塞在东周时期就已存在,比战国秦昭王据有陇西、北地、上郡后所置的朝那塞还要早。《诗经·小雅·出车》中“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就是说周宣王命令南仲在周都镐京北面的太原即镇原一带筑城塞。

  就在秦国兵强马壮的情势下,秦惠文王三年(公元前335年),义渠突然发兵洛水,将秦军打得大败。可到了惠文王七年(公元前331年),义渠戎国内部发生政变,秦国看到这种情况,便乘义渠国内乱,派兵攻打义渠,很快平定了义渠内乱,并乘机灭掉了六盘山近地的乌氏戎。又经过数年的争取分化,至秦惠文王十一年(公元前327年)时,义渠由于连年征战,国力衰弱,不得不臣服于秦。此后双方时战时和,义渠以国为秦县,以君为秦臣,正式成为秦国的属地。秦国不断壮大,不但迫使义渠戎王臣服,还到北河巡游,以炫耀其武力。

  问:义渠戎与秦国的关系,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斗争史,请您描述一下这一过程。

  杨佩彰:义渠与秦的十次交往,四次是义渠的主动行动,其中三次败秦,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其余六次是秦攻义渠,掳其王,平其乱,臣其君,取其城,逐步蚕食,最后杀其君,灭其国。

  在义渠戎称臣后,为了加强对义渠地区的控制,秦便在义渠设置义渠县和乌氏县,纳入秦国的行政管理范围。但仍以义渠戎王为行政首领,只是名义上成为秦的臣属。惠文王更元五年(公元前320年),秦伐义渠,攻取郁郅,即今庆城县境。惠文王更元七年(公元前318年),义渠王朝魏,公孙衍对义渠王说:秦没有外来威胁时,就对义渠采取焚烧和掠夺财物的办法;秦有外来威胁时,就送重礼给义渠王加以拉拢。就在这一年,楚、魏、齐、韩、赵等东方五国合纵攻秦,为了拆除五国联盟,秦王采纳了陈轸的建议,试图拉拢义渠戎王,送给义渠王“文绣千匹,好女百人”。义渠王想到公孙衍对他讲的话,不为所动,依然参与合纵,乘机袭秦,大败秦军于李帛之下。

  《秦策二·义渠君之魏》这样记载:

  义渠君之魏。公孙衍谓义渠君曰:“道远,臣不得复过矣,请谒事情。”义渠君曰:“愿闻之。”对曰:“中国无事于秦,则秦且烧焫(ruò)获君之国;中国为有事于秦,则秦且轻使重币,而事君之国也。”而秦国在以义渠为臣之后继续用兵,蚕食义渠。秦惠文王七年(公元前311年),义渠戎国内发生政变,秦国乘机派庶长操率军进驻义渠。至秦惠文王十一年时,“义渠君为臣”。义渠首领虽然表面上臣服了,但其内心不服。义渠戎王利用六国的力量以为外援,抓住时机对秦以攻为守,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

  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国在中原战场取胜后,调集重兵从东、南、西三面征讨义渠,先后夺得义渠国25座城池,使义渠国土面积大大缩小,从此秦在西北地区的势力有了很大扩展。

  据史书记载,秦惠文王时,秦与义渠戎先后发生过六次战争:

  三年(公元前335年),义渠败秦师于洛。

  七年(公元前331年),义渠内乱,秦遣庶长操将兵定之。

  十一年(公元前327年),县义渠,义渠君为臣。

  后五年(公元前320年),伐义渠,取郁郅。惠王北游戎地至北河。

  后七年(公元前318年),义渠乘六国伐秦之机袭秦,大败秦人于李帛之下。

  后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伐义渠,得徒泾二十五城,已接近义渠的心脏地区。

  义渠戎国与秦国对抗了几百年,史料记录“义渠与秦的十次交往,四次是义渠的主动行动,其中三次败秦,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其余六次是秦攻义渠,掳其王,平其乱,臣其君,取其城,逐步蚕食,最后杀其君,灭其国。”义渠戎国在秦国的连续打击之下,仍然顽强地抵抗着。绵延不断的战事,并没有剪除秦国的心腹大患,这不能不说明义渠国的强悍。后来,秦国已经是最强大的诸侯国了,就密谋除掉义渠王,清除后顾之忧,乘义渠国中无备,立即派兵攻伐义渠国,无果。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为君,因年纪尚小,由母亲宣太后摄政。宣太后姓芈(mǐ)氏,号芈八子。其见识出众,容貌秀丽,为秦惠文王所爱。

  其时政局动荡,加上昭王年轻,难以服众。而秦国的大后方义渠戎也虎视眈眈,窥探着他们的动向。当时的情况只有稳固政权,安抚义渠才是良策。于是宣太后改变正面征讨义渠戎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腐蚀的政策,以堕戎王之志。她利用义渠王前来朝拜的机会,将其久留于甘泉宫,长期居住,并待以厚礼。这时的芈八子新寡,正当盛年,风韵娉婷,狐媚多姿。年轻力壮的义渠王为其所惑,与宣太后淫乱,生有二子,使义渠王完全丧失了对秦国的警惕。果然,在宣太后长达三十多年的实际掌权时间里,义渠部落与秦相安无事,秦国得以无后顾之忧,东征西讨,壮大国力,成为诸侯中的一霸。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史载“宣太后诱杀义渠戎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义渠国中既无人主事又无必要的准备,很快就被秦国灭掉了,义渠戎国疆域归入秦国的版图之中。并在义渠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之地,同时沿北边缘筑长城以防御北方各游牧民族的侵扰。此时,庆阳包括镇原一带为北地郡所辖,这是陇东地区包括镇原在内封建化的开始。

  义渠国灭亡后,义渠族融入了汉民族,逐渐汉化,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道光版《镇原县志》亦载:“赧王四十五年,秦灭义渠置陇西、北地、上郡。”

  至此,义渠国与秦国的数百年争斗的历史大剧,终于落下帷幕。

  问:站在今天的角度上,应当如何看待“义渠戎融入秦帝国”这段历史?

  杨佩彰:马格侠在《秦戎关系再议——以陇右秦墓为例》(载《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秦人早在陇右建国之初,就与居住在这里的戎人有着密切的交往。

  从礼县圆顶山秦墓带有草原文化特色的随葬品的发现,说明此时秦人已经吸收了西戎特别是犬戎文化特色。考古发现证明,马家塬墓地的义渠戎也吸收了秦文化特点。正是秦人与西戎诸支的不断互动与文化吸收,才造就了以后能够不断东扩和统一中国的秦文化的基础。

  秦人在陇右与西戎各族有着密切的交往与互动,这种互动除了长达几百年的战争之外,也间有互通婚姻与和睦相处。

  义渠由一个戎人部落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方国,最后被强秦吞并,前后绵延数百年,尤其在与中原王朝的长期并存中,既有政治文化的交流,又有民族精神的碰撞,对陇东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从历史长河的角度来看,“义渠戎融入秦帝国”这段历史,正是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融入多个少数民族的结果,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所包含的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和趋势在历史上就已经存在和显现,并为以后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下了基础。

  王长华,甘肃陇西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一家媒体。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