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文化旅游

【甘快看】江山如画 大美甘肃|陇南:打造康养胜地“陇上江南”

2023-12-13 20:07 来源:中国网

图片4

  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既是北方的南方,也是南方的北方。

  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因地貌峻秀,气候宜人,被誉为“陇上江南”。 

  这就是陇南,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接区域。这里是中国主要的中药材、油橄榄产地之一,享有“千年药乡”“中国油橄榄之乡”的美称。

  如果没去过陇南,但你一定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秦风》吟唱;如果没去过陇南,但你一定知道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的历史故事。

  到了陇南,你会发现这是一个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甘肃,44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7个国家级旅游民宿,处处都是唯美的画卷,带给你不同的惊喜。

图片5

  绿水青山赋能 打造中国文旅绿色胜地

  陇南是甘肃唯一一个全境属于长江流域的地区,2.7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景色瑰丽,自然山水美不胜收。秦岭绵绵南延,岷山莽莽西来,在神奇的北纬33°魔线处,孕育了官鹅沟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及万象洞、西狭颂、阳坝等17个4A级景区。秦祖大堡子山、古穴仇池山、禅道鸡峰山、诗仙青泥岭、天宫五凤山、威武摩天岭,“四山二岭”构成了陇南雄奇的骨架;承载着文明历史的嘉陵江、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三江一水”是奔腾不息的血脉;巧慧晚霞湖、雄阔秦皇湖、洗心天鹅湖、沉思泽荡湖、福寿泰湖、天镜天池,“五湖一池”是青山绿水之间耀眼的灵光。碧波浩渺的文县天池,藏在深山幽谷之中,宛如镶嵌在山峦间的一颗翡翠,让你体验一眼万年的惊艳。

图片6

  陇南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海拔只有1000米的陇南,中南部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负氧离子最高达3万个每立方厘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等30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当归、黄芪、天麻、半夏等2000多种中药材,地道纯正享誉“天然药库”。康县、文县、两当入选“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正因此,陇南开始全力打造“南北过渡带·康养陇之南”城市品牌。

  绿色生态和多元文化是陇南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最强竞争力。近年来,陇南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文旅康养产业作为陇南未来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全力打造“文旅康养胜地”。今年全市旅游发展大会进一步提出着力构建“大景区+全域游”发展格局,推动打造“两点、两带、两域、两环”的发展布局,全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进入历史发展最快时期。

图片7

  推进大景区建设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依托陇南独特的气候条件、优美的景观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厚的风物特产,陇南市科学谋划,强力推进武都万象大景区、康县青龙山大景区、礼县秦汉文化旅游产业带、陇南嘉陵江峡谷群大景区、成县西峡颂大景区、陇南南部山区乡村振兴茶旅融合康养休闲产业园、文县白马河文化旅游景区等七个重点大景区项目、34个子项目建设,总投资约621.87亿元。其中,武都万象大景区项目、康县青龙山大景区建设项目、礼县祁山三国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嘉陵江大峡谷基础设施项目已纷纷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陇南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挖掘陇南历史、民俗、红色等文化资源,并将其文化元素植入旅游景区和景点、度假区和休闲街区、民宿客栈和星级饭店。编制发布“十条”旅游精品线路攻略,推出“五湖”“五镇”“两点、两带、两域、两环”等精品系列线路产品。谋划推进的总投资约1.5亿元的《文县白马盛典》大型沉浸式演艺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3亿元的《宕昌县官鹅盛典》已完成了初步规划。

图片8

  据了解,陇南市政府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茶旅融合、工业旅游融合发展,目前,建成官鹅沟景区球幕影院、玻璃漂流,成县陈院生态园景区冰雕馆、科技馆、欢乐谷,武都万象洞景区VR体验馆等新业态项目。文旅部门策划推出文艺演出、非遗展览、美食体验、文创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进景区等十大文旅惠民活动,丰富了游客的旅游文化生活,也为旅游发展注入文化的魅力。

  “一体化”推进  激发乡村旅游活力

  陇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英菊介绍,陇南市坚持乡村旅游“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一盘棋”规划、“一体化”推进,让各类乡村特色资源优势相辅相成、竞相迸发,创出了一条品质优先、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陇南路径。今年8月,“甘肃·陇上江南·乡村休闲度假游”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市建成2100多个美丽乡村,2个镇和20个村被评为中国最美村镇,28个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在全市44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中,以乡村旅游为主的景区达到24家,占比达55%。

  据统计,2023年1—10月,陇南市累计接待游客2968.33万人次,同2022年相比,同比增长155.3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8.42亿元,同比增长151.93%。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900.08万人次,同比增长185.73%,乡村旅游收入55.21亿元,同比增长166.08%。与2019年同期相比,全市累计接待游客增长50.25%,累计综合收入增长42.47%。

图片9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目前陇南市已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国家等级旅游民宿7家,民宿总量位居甘肃省第一;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7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25个,形成了覆盖广泛、业态丰富、选择多元的乡村旅游体系。20个文旅康养品牌村、50个乡村建设示范村、100个生态文明清洁村项目全面展开,占据了陇南文旅产业的“半壁江山”。

  生态保护优先 创建文旅康养品牌

  按照“生态保护优先,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的思路,厚植“生态立市、产业富市、文旅兴县、品牌强县”的发展理念,加快文旅品牌的创建,宕昌官鹅沟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县西狭颂和文县天池旅游景区成功列入甘肃省文旅厅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

  截至目前,陇南市共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44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7家(居全省第二)、3A级景区21家、2A级景区5家;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家、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5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2家。

图片10

  “2022年全市生态产业完成增加值129.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陇南市委书记张柯兵介绍,截至2022年,陇南以花椒、核桃、油橄榄、中药材等精深加工为主体的特色产业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年产值达240亿元以上。      

  在文旅康养产业上,培育“康养+农业、康养+医疗、康养+运动”等新兴业态。同时,陇南也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创建大数据产业园,建成油橄榄数字农业、陇南绿茶质量溯源区块链,全市网店数量达到1.4万家,电商平台入驻商家1300余户,上架产品3万余款,全年累计电子商务销售额369亿元。     

  陇南市先后荣获“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十佳城市”“2022乡村振兴绿色实践优秀城市”“20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文县、两当县获评“2023年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目前,陇南市全面启动“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避暑旅游目的地”“气候好产品”等品牌创建工作。“南北过渡带·康养陇之南”品牌日益彰显。

  政策引领 培育扶持文旅产业

  “要让文旅产业取得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找准陇南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陇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据制定出台的《陇南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陇南市政府每年安排市级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引导资金2500万元,支持和发展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等级民宿、文旅康养项目补助、旅游品牌宣传等文旅康养项目。同时,进一步修订完善《陇南市“引游客入陇南”奖励补贴办法》,支持旅行社引客入陇奖励补贴。

  据了解,近三年来,在市级财政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陇南市给予陇南民航航线补贴资金共计3.8亿元,对旅行社兑现“引游客入陇南”旅游奖励补贴资金134.35万元,以“真金白银”支持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文旅产业无限的发展空间。

图片11

  进入冬月的陇南,气温渐降,但仍然充满生机与活力,清澈的白龙江水奔流不息,微风拂过两岸色彩缤纷的草木,这片“宝贝的复杂地带”正凭借优质的生态资源,砥砺前行,让“天然药库”“橄榄之城”“西部酒乡”等一张张生态名片愈发靓丽。(李东朝)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