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灵台:红苹果成了“金果果”

2023-12-11 16:40 来源:中国甘肃网

  隆冬时节,朔风劲吹,行走在独店阡陌之间,灵台人人熟知的矮砧苹果树在田间密集排列。

  这片园子的主人是灵台县独店镇瓦玉村村民杨帆,今年57岁的杨帆已经有25年的果园种植经验了,是位实实在在的老果农了,他的12亩果园,近3年年均收入超过了17万元。

  “我最早从2002年就开始栽植果树,是咱县上最早的一批果农了,灵台苹果的几起几落也是我种苹果的起起伏伏。”杨帆边修建果枝边说道,“到目前为止,我还有12亩果园哩,这几年效益相当可观。”

  灵台是甘肃省苹果优质产区之一。2013年,灵台引进矮砧苹果,依靠“四新”技术、“瑞雪”、“瑞阳”、“爱妃”等矮砧新品种,灵台苹果打出了名堂,挤进了高端市场,更拿到了“瑞雪”的全国定价权。

  找准了方向,村民的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果产业也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村民们而言,这是发展的新起点。

  “作为一个农户来说,收益是相当可以的,种植苹果树对我来说是一个发家致富的途径,这么多年,娃娃上学、买房、结婚,所有的事情都是由果树来的。”杨帆感慨的说。

  进入杨帆的果园,冬眠的果树在暖阳下舒展着枝条,数十位果业队技术员正在紧张有序地修剪着枝条。

  在灵台,人们常常会看到手拿各种工具的果业服务小分队奔赴在田间地头,他们走乡串村、下地进园,把“实用适用”的果业技术送到每位果农家门口,忙碌的身影在乡间十分“惹眼”,今年65岁,已有11年工龄的何栓奎就是其中的一员。

  “独店果业队成立已经有15年的时间了,全程的给各村各户进行服务,一年四季该打药的时候,我们就去打药。我们就去给农户指导的怎么配药、怎么打药,在拉枝的时候,我们就去给传授经验,看怎么拉枝、怎么刮腐烂呢,冬季剪枝都是果业队给大家剪着呢。”何栓奎告诉笔者。

  这个平均年龄在65岁的果业技术服务队服务于全镇50户近500亩果园的技术指导,在灵台,像这样的果业技术服务队还有11个,

  他们都是当地群众广泛认可的苹果作务能手,具备了过硬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已经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果树修剪技术,在嫁接、涂白、施肥等方面也有独特的管理方法。

  据县果业局局长张建锋介绍,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聘请220名乡土人才为果业服务农技员,采取“专家+技术员+特聘果树服务员+示范户+农户”的“五位一体”模式,在全县13个乡镇设置果树服务队,通过“上门服务、进园指导、举办讲座、现场示范、热线咨询”等方式,做到服务全覆盖,指导零距离,彻底解决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红苹果成了金果果,产业兴了,钱包鼓了,杨帆越干越有劲儿,心里藏了个大蓝图。“下一步,我准备把一部分老园子挖掉,重新栽植新品种,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我们农民来说,这是一个很有保障的发展之路。目前,随着苹果面积的越来越少,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是大有前途的,我对此充满信心。”

  通讯员 孙筱娜 王继发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