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甘肃庄浪这个“超十亿元镇”是怎样炼成的?
原标题:甘肃庄浪这个“超十亿元镇”是怎样炼成的?
央广网兰州12月3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张科 董春辉)户户住的别墅小院,家家有好几辆车,在城里买了楼房,手头还有不少存款……这是甘肃省庄浪县万泉镇果农们的真实写照,该镇因苹果产业成功跻身“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
万泉镇继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后,2022年再次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截至目前,万泉镇也是甘肃省唯一获此荣誉的乡镇。在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甘肃省,乡镇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实属不易。
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央广网发 董春辉 摄)
“这一成绩的取得,核心靠的是苹果!”万泉镇党委书记刘兵强说,“全镇共有耕地总面积3.95万亩,其中果园面积3.78万亩,占比97%,按亩均3吨、一斤苹果4元钱来算,收入就达9亿多元,再加上产业链上的其他附加值,总产值就超10亿元了。”
刘兵强介绍,万泉镇的苹果产业能有如此规模和效益,取决于其地理位置优势和当地老百姓的商业嗅觉。
以瓜果之乡闻名的万泉镇,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带,其苹果产地在地势较缓的山地梯田和河谷川地,这有利于苹果进行光合作用,储备丰富营养物质,同时,也有利于其表面着色,增加美观度。
上世纪九十年代,万泉镇的发展遭遇到人多地少的矛盾,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不能满足人们的增收需求。面对困境,万泉镇穷则思变——在这片土地上种植苹果,是能获得经济效益的不错选择。此后,先川后山,一棵棵苹果树苗如星星之火一般,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基本实现全镇果园全覆盖,万泉镇的苹果产业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
航拍万泉镇果园(央广网发 董春辉 摄)
随着苹果种植的持续发展,作为产业链延伸的果库生意也开始兴盛起来。“建立果库的作用和意义主要在于延长销售周期,从卖一季向卖四季转变。苹果错峰销售,就可以溢价,实现利益最大化。”万泉镇镇长郭翔说。
来到万泉镇万千红果库,厂房宽敞整洁,一间间装满苹果的冷藏室依次排列,工人们正忙着分拣刚从冷库拉出来的苹果,待装箱、装车后运往全国各大销售市场。
万君铭是万千红果库的负责人,他也是万泉镇最早修建果库的人之一。“我是万泉镇万川村人,最早自己种苹果。1998年以后,万泉镇的苹果产量猛增,这时我就瞅准了果库生意。”
万泉镇万千红果库(央广网发 董春辉 摄)
万泉镇现有果库17家,总储藏能力11.5万吨,电商服务网点21家,物流快递企业13家,苹果贩运大户100多户,果品经纪人300余人。产业链中流通环节日趋成熟,有力地助推了万泉苹果产业的高效迅速发展。
当下,面对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万泉镇与时俱进地推进老旧果园改造提升和苹果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工作。
“示范园的独特价值就在于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模式的应用,我们种植秦脆、瑞香红、维纳斯黄金等新优品种,与此同时,示范园采用高架立体结构,方便水肥管理和机械化操作。”万泉苹果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园负责人马军红说,该示范园是万泉镇和德美集团合作的招商引资项目,旨在以新代旧,示范引领万泉苹果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万泉镇苹果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央广网发 董春辉 摄)
与老旧果园相比,该示范园无论是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优势,“老旧果园一亩有苹果树50棵左右,亩产3吨,而示范园亩均190棵苹果树,亩产5吨。并且,示范园采用有机化种植方式,所产苹果有机质含量高,口味更好,更营养,更健康。”马军红说。
种苹果让万泉镇人的家境变得殷实富足。邵太义是万泉镇邵坪村人,1991年初中毕业后,他就开始种苹果。这一种就是30多年。“我种了15亩苹果,年均收入在15万到20万之间。在我看来,种苹果是万泉本地人发家致富的不二选择,只要你吃苦耐劳、善于学习……”说起种苹果,邵太义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万泉镇在辐射带动周边其他乡镇发展苹果产业的同时,万泉人也用自己的力量向外乡的亲朋好友传经送宝,给他们传授种出好苹果的方法和经验。
邵太义正在修剪果树(央广网发 董春辉 摄)
“我在朱店的一个表弟,之前一直在外打工,现在因为离家远不方便和打工收入不稳定等原因,也种起了苹果。他一有问题就问我,我也乐意给他解答。”邵太义说,在庄浪县,老百姓要挣钱,种苹果是一条可靠的途径。
如今,走在庄浪县的大多乡镇,苹果树上结出的致富果,已经撑起了越来越多老百姓的腰杆和钱包。
- 2023-12-03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开展“宪法进乡村”主题日宣传活动
- 2023-12-02【甘快看】甘肃金塔:戈壁大棚“春意浓” 果蔬采摘促增收
- 2023-12-02【甘快看】兰州农特产“组团”赴粤获宠
- 2023-12-02【甘快看】甘肃探“梯田+”水保新模式 建“五子登科”立体综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