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美丽幸福河湖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泾川县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落实省市关于美丽幸福河湖创建部署要求,坚持把美丽幸福河湖创建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着力建设山水相依、林田相伴、文景交融、人水和谐的美丽幸福河湖,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坚持项目带动,防洪保安水平进一步提升
泾川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调查研究,精心研究谋划,扎实推进泾河、汭河、黑河等重要河流防洪治理工程建设。2017年以来,多方争取落实资金1.58亿元,组织实施泾河、黑河、汭河、涧河等河流防洪治理工程7处,新建堤防65.76公里,全县累计建成堤防工程158公里。投资729万元,完成泾河、汭河水毁堤防修复工程3.6公里。同步推进重点沟道防洪治理,落实资金1200万元,治理沟道6条7.8公里。在水库建设中坚持把供水保障与防洪功能统筹谋划、一体设计,投资1.32亿元,全面建成朱家涧水库,投资2.69亿元,开工建设刘李河水库,通过全面加强重要河流堤防工程建设和沟道治理,全县防洪保安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泾川县按照‘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创建标准,坚持‘系统科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文化赋能’的思路,认真研究制定美丽幸福河湖创建工作方案,细化责任目标,精心组织实施,2022年以来,全面完成泾河水泉寺大桥至蒋家大桥段7.2公里、泾河王村章村至完颜村段9.1公里市级美丽幸福河湖创建工作,有力有效赋能全县乡村振兴。”泾川县水务局局长温建平介绍。

突出综合施策,乡村振兴成效进一步突显
按照水岸同治、标本兼治的原则,坚持山水林田湖草塬综合治理,全力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域岸线管理等重点任务落实。扎实开展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工作,2017年以来,依法查办非法采砂案件7起、违法违规取用水案件4起,关闭、取缔采砂场、粉石场48家,全县河湖执法监管和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建成“智慧水务”信息化监管平台,在泾河、汭河等重点河段安装视频监控52路,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建立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和跨区域协调联动机制,持续加强日常巡查监管,依法从严查处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等方面违法违规问题。
“今年以来,对排查出泾汭河部分河道内野生树木存在碍洪隐患问题,县财政安排资金68.24万元,对泾汭河重点河段14.3公里河道树木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全县河湖治理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水平进一步提升。持续加强水污染防治,累计投资8600多万元,建成城区污水处理中心,集中实施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雨污分流等重点项目,建成14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站17个,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泾川县水务局副局长李永伟说。

注重宣传引导,凝聚河湖生态保护合力
不断强化河湖生态保护和流域治理宣传引导,通过电视、网络、微信、举办集中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利用“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宣传《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精心举办“节水爱水 从我做起”征文大赛,扎实开展河湖长制工作公众参与满意度调查。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积极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惜水、节水和爱河、护河的意识,努力营造节约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的良好氛围。
“今年以来,我们累计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26场(次),印发各类宣传材料8.5万份,在重点河段树立固定式宣传牌30面,沿河乡村设置宣传牌及标语270多条。县融媒体中心新闻报道宣传230多篇。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全县流域综合治理的强大合力。”泾川县水务局副局长罗小龙说。
通讯员 吕金龙 吕文华
- 2023-11-17宕昌: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 2023-11-14泾川:农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 2023-11-13礼县:食用菌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蘑”力
- 2023-11-13泾川:日光温室为乡村振兴增温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