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成县:山乡小村的振兴圆梦路

2023-11-21 16:2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环境优美的镡河乡建村村     

  初冬时节,行走在甘肃成县镡河乡的乡村公路上,只见两岸连绵青山被各类植物打扮的五彩斑斓,路边潺潺溪水清澈见底,绿水青山间的小乡村显得格外美丽宁静。山还是那片山,人还是那些人,但村民的生活和环境却已大不同,从环境优雅的农家小院到欣欣向荣的特色产业,从干净整洁的乡村院落到文明和谐的民俗乡风,和美乡村建设让山乡小村焕发出催人奋进的不竭动力。

  一个发展理念的持续推动

  沿着镡河村滨河大道散步赏花看河景,干净整洁的道路、古色古香的装饰、造型别致的花坛、设施齐全的健身器材,花香四溢,一步一景,三五成群的群众乐呵呵的享受着人居环境美化亮化后带来的“福利”。

  “像我们这个村,整个路周边都是花园、菜园,到处干干净净、平平整整的。环境好了,心情都跟着好了,心里乐滋滋的,感谢党的好政策。”谈起村里变化,村民都竖起了大拇指。

  这样的变化在镡河乡不仅是镡河村,沿着犀牛江而下,公路两旁的村庄干净整洁、归置有序、移步有景、生机勃勃,这是镡河乡打造的百里画廊靓丽风景线,也是镡河乡人居环境提升所取得成效的缩影。

  “镡河乡地势低,生态良好,近年来,我们立足山水镡河的目标定位,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全域旅游线路节点打造,积极组织拆除危旧房及残桓断壁,推进改厕、改灶、改圈,庭院硬化,沿途建设广场、游客接待中心,栽植各类绿化植物,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清扫保洁队伍和工作管理机制,全力推进乡村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镡河乡党委书记吴学红说。

  在大力推进人居环境净化美化的同时,该乡依托丰富的历史古迹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将利古城、镡河古渡口、土蒿葫芦堡、建村穆泪关以及佛母寺、龙凤山生态公园等一个个小景点串起成熟的旅游线,产业带动效应正在显现。从过去交通封闭、经济落后的小山村,到如今农旅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让人流连忘返。

  村子美了、产业兴了、百姓富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参与到乡村经营中,在好风景里找寻好日子。

 建村冷水鱼养殖基地的鲟鱼   

  一条鱼养殖的带动效应

  建村村是镡河乡最边远的一个村,这里与陕西略阳县接壤,地势较低,气候温润,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冷水鱼养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去年养殖的2万尾鲟鱼已经卖掉了一半,现在剩下的都在1.5斤以上,生长情况和效益都不错。今年我继续扩大规模,新引进了1万尾银鳕、1万尾丁桂、5000尾鸭嘴鱼,这些特色的鱼类养殖技术不难,在市场价值高,而且不愁销路。”谈起冷水鱼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佘美丽是满脸的自信。

  去年,佘美丽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通过到陕西、四川等地考察,把冷水鱼养殖作为增收致富的产业来抓。投入60多万元,建成冷水鱼养殖基地,养殖了2万尾鲟鱼。由于她肯钻研,管理科学,养殖的鲟鱼生长良好,上市后以每斤25元至30元的价格已经销售过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冷水鱼养殖的带动示范下,镡河乡以“抓好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群众”的目标,以政府引导+公司保障+合作社+农户的种植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魔芋、羊肚菌、桔梗、花椒、烤烟等特色种植和牛、羊、兔子等养殖产业,特色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带动群众投入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来,在产业多元化发展上实现了突破。

  一种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路

  虽是冬闲时节,但石榴村的种植基地大棚内,却是一片忙碌的景象,群众正在忙着挖桔梗、整地,为羊肚菌种植做准备。

  “这些大棚内我们收完羊肚菌后,利用空闲期间集体种植了桔梗30亩,预计每亩能为村集体增收3000元。同时也为周边100多名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让石榴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务工收入10多万元。”石榴村党支部书记镡仲宏介绍说。

  石榴村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在乡村产业发展基地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成县鑫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流转土地80多亩,投资兴建特色种植大棚,种植羊肚菌。在羊肚菌丰收后,又在大棚内种植了萝卜、桔梗等作物,在提升土地综合收益的同时,也为羊肚菌和其他作物的倒茬种植进行了有益的试验。

石榴村群众在村级集体大棚内挖桔梗   

  今年以来,镡河乡积极发挥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强引擎的作用,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因村制宜,采用入股、出租、承包等不同形式,盘活村集体资产,提高村级集体资金使用效益,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活水长流”。

  走转型路、打创新牌、建美丽乡村,成县镡河乡立足资源禀赋,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让这片土地处处涌动着生机与希望,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幸福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通讯员 刘建军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