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礼县:中药材产业鼓起群众“钱袋子”

2023-11-07 16:51 来源:中国甘肃网

  今年以来,礼县草坪乡通过土地流转、示范点创建、推广新品种等方式,不断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优化中药材种植结构、提高中药材品质,中药材产业已成为群众的“铁杆庄稼”。

  ?  在草坪乡湾里村标准化当归种植示范点、崖上村党参黄芪标准化种植示范点、上山村大黄标准化种植示范点,党支部组织群众抢抓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采挖当归、党参,大型农用机械来回穿梭运送中药材,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今年,我们湾里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引进外地客商种植当归300余亩,建成了波子坝当归标准化种植基地。目前,当归进入了采挖季节,合作社每天为当地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人次,每人每天120元,这样既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又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按照当前的行情每亩的产值在15000左右,随着当归价格的增高,农户种植当归的意愿也逐渐变高,明年我们准备在波子坝再建500亩的标准化种植基地,扩大当归种植规模。”草坪乡湾里村党支部书记王永亮说。

  2023年,草坪乡通过流转土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先后建成湾里村300亩标准化当归种植示范点、崖上村300亩党参黄芪标准化种植示范点、上山村200亩大黄标准化种植示范点、李沟村50亩独活标准化种植示范点等9个中药材种植示范点,带动农户积极种植中药材,全乡中药材种植规模达到14000亩,每亩产值平均达到了6000元以上,户均增收30000元以上。

  “我家今年种植大黄50多亩,预计能产600多袋,已经挖回去了300多袋,还有一半正在采挖中,根据今年的天气,大黄的长势也特别好,预计每亩产值能达到8000元左右,目前大黄价格非常好,1公斤能卖到30多元。”草坪乡草坪村村民王女子开心地说。

  “草坪乡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所产中药材个头大、品质好,是大黄、当归、党参等中药材的适宜种植区。下一步,党委政府将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技术服务,确保中药材稳产增收,使中药材真正成为农户的“铁杆庄稼”,让农户的钱袋子鼓起来,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草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大鹏告诉笔者。

  通讯员 王强 赵靖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