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步沙,72岁的郭万刚当起了讲解员
原标题:全国党报(新媒体)武威行活动走进古浪
在八步沙,72岁的郭万刚当起了讲解员
在武威人眼里,八步沙,是“六老汉”三代人齐心协力改变了环境的地方。
在浙江省报业协会秘书长刘金岱看来,八步沙40多年的沧桑巨变,是“六老汉”三代治沙人的绿色传奇。如今,这片生机盎然的绿色海洋,不只是传奇,更是信仰。
10月19日上午,“天马行空 自在武威”全国党报(新媒体)武威行活动走进古浪,走进八步沙林场,来自中央及全国各地的主流媒体、新媒体负责人及新闻从业者百余人参加了活动。
“这是我的父辈们早年间在沙漠种树、浇水的场景,这个地窝子就是他们在沙漠里住的地方。”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指着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墙上的一幅照片介绍说。
刘金岱凝视片刻后感叹:“太不容易了!”
“20世纪80年代,你们防沙治沙有没有收入?”刘金岱又问。
郭万刚说:“没有收入!我们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那个年代,离开土地就没有活路,只有守住土地,才能生活下去,不像现在,还可以外出打工。”
……
在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刘金岱一边仔细观看墙上的照片,一边聆听郭万刚介绍。
“最让我感慨的是,‘六老汉’不光有干劲,更重要的他们还有远见,认准一条路干到底。他们穷尽一生防沙治沙,这是常人想不到也不敢想,即使想了也没有恒心坚持做下来的事。正是有了这些朴实无华的农民,才有这里的后辈们如今的美好生活。”刘金岱说。
刘金岱坚信,有“六老汉”三代人这种“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精神,再多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走进八步沙,平坦宽敞的环林路如同一条彩色绸带飘向远方,柠条、花棒、大蓟等沙生植物依偎在环林路两旁。虽然已是深秋时节,但放眼望去,这里仍是一片绿色。
“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是昔日八步沙的真实写照。1981年,古浪县土门镇台子村年逾半百的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六老汉”不甘心世代生活的家园被沙漠吞没,立下治沙誓言,卷起铺盖挺进八步沙。
“20世纪80年代初,这里曾是当地最大的风沙口。40多年来,从第一代治沙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到第二代治沙人创新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实行造林管护网格化管理,再到第三代治沙人全面尝试‘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新技术从防沙治沙、植树造林到培育沙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创出了一条‘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生存发展之路,先后在八步沙、黑岗沙以及北部沙区完成治沙造林30.63万亩……在不毛之地的腾格里沙漠建起了绿色防沙带和绿色产业带,实现了沙漠变绿洲、绿洲变金山的转变。”72岁的郭万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讲解治沙经历。
“很震撼!”内蒙古自治区赤峰日报社总编室主任蔡鹏飞观摩结束后脱口而出。他说:“我们那里也有沙漠,但那是有红柳、沙柳等沙生植物的半沙地,不像八步沙这里全是沙漠。与我们那里相比,八步沙的条件真是苦了很多。因为‘六老汉’三代人40多年的接续奋斗,这里已从起初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几乎没有露沙的绿洲,真是不敢想象!”
“您72岁了,儿孙满堂,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为什么还要坚持治沙?”
“我对这片土地有感情,从小就在这里植树造林。现在,树木越来越多,我对这里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再加上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的信心越来越高,我们一定要把这片土地管理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您现在治沙有工资吗?”
“没有工资,有一些劳务费。我们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种草种树,防沙治沙,我们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自称“八步沙林场年龄最大的讲解员”的郭万刚,讲解起来头头是道,对嘉宾的提问也是有问必答。
治沙,是人和沙漠的对峙,更是人和岁月的较量。三代人42年如一日战风沙、斗荒漠,书写信念与意志的传奇。当年那一声“不论多苦多累,也要把沙治住”的誓言,如今依然在郭万刚心中激荡。
年过七旬的郭万刚,把治沙当成了信仰。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武永明
- 2023-10-18亚运冠军常志昭载誉归来
- 2023-10-17白银会宁山村的小学校来了个“小瑄姐姐”
- 2023-10-15【甘快看】美丽中国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金丝猴新生幼崽茁壮成长
- 2023-10-12【甘快看】铁人在酒泉|“铁人”精神新时代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