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庆阳

以香包为媒 为产业聚力 ——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收获满满

23-10-12 08:35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靳佩佩

  原标题:以香包为媒 为产业聚力——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收获满满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香包香飘世界,民俗绽放异彩。日前,庆阳市以“中国民俗风,庆阳香包情”为主题举办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文化展示、产品展销、高端论坛等一揽子活动相继推开,文旅项目洽谈、能源项目开工、苹果促销大会等一系列发展“重头戏”随之唱响。

  香包是庆阳民俗“五绝”之首,是庆阳文化的鲜明标识。按照“民俗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当地连续举办了17届香包民俗文化节。本届节会吸引了6个国家和地区、29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多个参展商参展参会,层次之高、规模之大、形式之新、范围之广、产品之多为历届之最。

  助推庆阳文旅登上更广阔舞台

  节会在9月26日至30日举办期间,庆阳市以“深化文旅融合 创新文旅发展”为主题举办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文旅发展盛举,让庆阳文旅登上更广阔的舞台。论坛上,庆阳市签约文旅项目10个,签约金额39.16亿元。在随后举行的文旅项目洽谈会上,签约项目15个,签约资金22.65亿元。

  同时,当地每天持续推出文艺演出,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客引流;设计多条精品旅游线路,邀请广大游客游文化庆阳、游红色庆阳、游康养庆阳……通过一系列组合拳,节会累计吸引游客119.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5亿元。

  香包盛会,既是庆阳民俗产品的“集体秀”,更是全国民俗文化的嘉年华。节会期间,各个展厅布局整齐、各色产品琳琅满目,香包、刺绣、皮影、剪纸,瓷器玉器、文房四宝、文创产品等,让游客尽享文化芬芳;苹果、白瓜子、紫苏油,环县羔羊肉、土暖锅、荞剁面等,让游客尽享“舌尖盛宴”。

  “我是专程赶来参加展会的,感觉整个城市的民俗文化氛围非常浓郁,尤其是香包,制作水准很高,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多姿多彩、底蕴深厚的庆阳。”来自兰州的李金蔚说。

  据悉,本次节会各类展馆现场观展群众达63.8万人次,实现总销售额3381.61万元。

  掀起能源合作开发新热潮

  一场香包的“约会”,掀起了地企携手能源开发的新热潮。

  香包节开幕前夕,庆阳市与长庆同欣石油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庆阳轻烃深加工项目建设合作协议》。节会开幕当天,庆阳市同欣轻烃深加工和寰泰钒电解液生产线2个能源化工项目集中开工。

  庆阳是我国第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的发祥地和主产区。今年,地企持续深化战略合作,商定共同打造同欣50万吨/年轻烃深加工项目。项目投资55.36亿元,计划建设液化气分离等装置及配套设施,生产丙烯等产品,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运。项目投产后,年纳税6.8亿元,创造就业岗位300个。

  寰泰钒电解液生产线项目是在第二十九届兰洽会上,庆阳市与上海寰泰能源公司签约的项目。上海寰泰能源公司计划投资47亿元,在庆阳建设3个能源项目。当天开工的年产2万立方米钒电解液生产线项目总投资5亿元,预计2024年8月底投产。项目投产后,可拉动储能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投资过亿元,年纳税10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00个。

  “两个项目的开工是地企双方共同开发能源资源的一大突破,是庆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心全意服务企业所产生的一大成果,必将为庆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庆阳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借势引流宣传推介庆阳苹果

  以节为媒、以节聚力。借势香包节客商云集的契机,庆阳市举办了苹果品牌推介暨金秋促销大会,宣传推介庆阳苹果品牌,强化产销对接,现场签订苹果订单逾20万吨。

  庆阳是中国优质苹果之乡,全市苹果园面积达到133万亩,苹果全产业链产值达90多亿元。促销大会上,三家金融机构向庆阳相关果业企业发放贷款3600万元,向庆阳市苹果产销协会授信35亿元;举行了庆阳苹果金秋促销首发仪式,庆阳苹果通过京东、天猫、抖音等10多个线上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京东(甘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迪锋表示,将依托京东资源优势,牵引庆阳苹果和苹果加工企业与京东自有品牌,以及平台品牌商、经销商、代运营商和国际平台,开展供应链、跨境贸易等协作,让更多的消费者吃上庆阳苹果。

  这是一场文化的盛会,也是展示庆阳新形象、凝聚发展新动能的盛会。据悉,这次节会前后及期间,全网转发推送庆阳香包节信息近3万篇(条),抖音、快手等发布庆阳香包节相关视频1500多条,累计播放量近2亿人次。当前,展示展销、美食品鉴等活动仍在持续,项目建设、苹果促销等活动火热推进,在国庆假期聚集起更多人气,释放出更大能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