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庆阳

香包民俗文化节拉动效应凸显 “双节”期间庆阳市旅游收入达5.4亿元

23-10-08 15:12 来源:中国甘肃网-陇东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香包民俗文化节拉动效应凸显

  “双节”期间我市旅游收入达5.4亿元

  中国甘肃网10月8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庆阳融媒记者路世玲)10月7日,记者从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获悉,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63.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亿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328%和321%,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97%和69%。在“双节”前举办的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带动下,庆阳文旅市场迎来新一轮热潮。

  据市文体广电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市重点旅游景区中,环县环州故城景区接待游客174456人次,华池南梁红色大景区接待游客67297人次,庆城县药王洞养生小镇接待游客48020人次,庆城县周祖陵景区接待游客17450人次。

  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呈现井喷式增加,与我市9月26日至30日举办的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息息相关。本届节会吸引了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甘肃14个市(州)的1000多家企业、千余名客商参展参会,为节假日引客入庆发挥了重要作用。节会期间,不仅有庆阳传统民俗文化展示,还云集了省内外的非遗文化企业,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来到庆阳体验民俗风,感受香包情。整个节会观展人数达63.8万人次,近百万人参与节会活动,实现总销售额3381.61万元,吸引市内外游客119.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5亿元,极大地提升了庆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人通过节会了解庆阳、感受庆阳。

  “双节”期间,市、县(区)宣传、文旅部门以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为契机,大力开展文旅资源宣传推介,通过广告投放、网络宣传、城市推介、踩线体验等多种方式,吸引游客来庆阳沉浸式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参加深圳文博会、天津旅博会、敦煌文博会、厦门投洽会等,强势宣传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展示庆阳城市新形象。央视1套《焦点访谈》栏目关注庆阳香包,央视4套《中国舆论场》栏目开展短视频宣传,央视2套制作“欢乐大猜想”庆阳专题节目,新华网开展“点赞中国城”全民点赞行动。同时,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网、农民日报等40多家媒体对节会进行宣传报道。节会期间,各媒体平台共刊发相关新闻信息1200多条,全网转发推送近3万篇(条),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发布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相关视频1500多条,累计播放量近2亿人次,让庆阳登上抖音热搜,成为网络焦点,为“双节”引客打下坚实基础。

  着眼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全市各景区景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带给市民游客“双节”最佳体验。香包民俗文化节期间,我市举办了开幕式、文旅论坛、展示展销、招商洽谈、文艺演出、旅游踩线及美食品鉴等7大类16项活动。环州故城景区借助节会热度策划主题互动,吴桥杂技表演、大型经典秦腔剧目展演、道情皮影戏大展演、宋城穿越演艺、龙泉荡舟等特色演出轮番上演,并举办“唱响国庆 共赴环州”演唱会,邀请众多知名歌星现场演唱,景区人气爆棚。宁县义渠百花园景区上演大规模星空光影艺术乐园,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参观体验。市博物馆、市图书馆积极开展“庆国庆 迎中秋”主题社教、图书阅读等活动,满足广大市民节日文化需求。西峰区龙栖谷景区等乡村旅游特色景点推出住宿、餐饮优惠和篝火晚会等活动,让游客在庆阳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双节”假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