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金塔:中药材成致富“良方”

23-09-25 16:19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板蓝根长势旺盛

  秋风送爽,硕果盈枝。走进金塔县鼎新镇洪号村的板蓝根种植地,只见采挖机来回穿梭在田间作业,一根根粗壮的板蓝根破土而出,现场一片丰收景象。

  “板蓝根种植管理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懒汉产业。通过这几年经销商来收购药厂的反应都不错,今年板蓝根长势比往年还好,肯定又是个丰收年。”种植户闫正勤笑着说道。

  早在九年前,闫正勤就不满足于传统农作物种植,他一直在思考种什么能有更大的效益,并不断在寻找可行的路径。经过多方考察,他最终将板蓝根确定为自己的致富路子,有了一定的经验,开始逐年扩大种植规模。“今年种植了400多亩地板蓝根,跟合作社签订了销售订单,不用愁卖不掉。”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不仅使本地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也吸引了一批外地种植商前来“淘金”,实现致富梦,来自安徽的李二象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的气候和土壤很适合种植中药材,种出来的板蓝根品质好,前来收购的药厂经销商反映很好,我今年在这边种了3000多亩地的板蓝根,种出来的板蓝根都是发往扬子江、白云山等知名制药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金塔县朴实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二象介绍。

  俗话说“药材好,药才好”。近年来,鼎新镇因势利导,大力推进中药材之乡建设,积极支持发展中药材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收购加工企业,不断丰富中药材种植品种,持续扩大种植面积,使全镇中药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无独有偶,在金塔县大漠农林生态产业股份公司白刺接种锁阳产业基地,苁蓉、锁阳、防风、半夏生长旺盛。该公司充分利用沙化土地、光热等资源,积极探索人工种植技术,挖掘梭梭接种肉苁蓉、白刺接种锁阳等荒漠原生植被的药用开发价值,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荒漠化治理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

  据了解,金塔县鼎新镇发展中药材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水资源等优势条件,采取中药材多品种引种、多点试验、循序渐进、逐步推广的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肉苁蓉、锁阳、板蓝根、防风、半夏等中药材种植,实施了肉苁蓉、锁阳中药材加工项目,经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成了群众“钱袋子”越来越鼓的致富“密码”。

  产业兴则百业兴。近年来,金塔县不断优化调整品种结构,通过农商对接、农企对接,探索农户“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中药材发展模式,苁蓉、防风、板蓝根、半夏、甘草等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了集产品研发、展示、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实现了“好药卖好价”。

  至目前,金塔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5万亩左右,年总产量达到4.28万吨以上,总产值达5.53亿元以上。

  通讯员 王萍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