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黄河之滨 共享艺术盛宴——第四届黄河之滨艺术节透视
秦腔折子戏演员在化妆
杂技魔术专场“星光闪耀·技舞滨河”《九色鹿》片段
杂技魔术专场“星光闪耀·技舞滨河”片段
京剧《定军山》剧照
开幕式大型综艺“江山如画·多彩甘肃”《金光千佛》片段
雷媛 熊园
弦歌飞扬黄河之滨,文艺浸润陇原大地。
从舞剧、音乐会、戏曲、曲艺、杂技、综艺到儿童剧……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黄河之滨艺术节上,27场演出活动轮番登场,一批记录和讲述陇原儿女奋斗故事、富有甘肃特色的舞台艺术作品相继在文化广场、剧场舞台和网络直播中精彩亮相,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宣传展示了甘肃舞台艺术成果,提升了城市文化吸引力,服务了文旅强省建设。
经典剧目常演常新,原创剧目展现魅力
作为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演出44年经久不衰,展示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艺术生命力。作为黄河之滨艺术节精品舞台剧目剧场演出的重头戏,舞剧《丝路花雨》一如既往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与此同时,多部秦腔经典剧目也登上了本届艺术节舞台。《花云带箭》《断桥》《黑虎坐台》《打镇台》《打神告庙》《小宴》《四贤册》《古城会》八部折子戏各具特色,以原汁原味的表演风格和打动人心的故事情节,让观众过足了瘾,从中感受到秦腔艺术深厚的传统底蕴和文化韵味。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天助黄忠成功劳……”珠落玉盘、掷地有声的唱腔,大气磅礴的工架,迅速的刀锋……传统剧目京剧《定军山》在甘肃首演,获得满堂喝彩。京剧谭派艺术是中国最早创立的京剧流派,唱腔以委婉古朴而著称,《定军山》是京剧谭派代表剧目之一,取材于《三国演义》。
“这也是甘肃省京剧团首排《定军山》,京剧谭派第六代传人谭孝曾、第七代传人谭正岩也首次来兰,指导助阵,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甘肃省京剧团青年演员浦冲聪说,“艺术节让越来越多热爱京剧的观众有了欣赏高水平演出的机会,也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对传统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京剧《白蛇传》也同样在本次艺术节完成甘肃首演。“整部戏2小时40分钟,有文戏‘游湖’‘结亲’‘酒变’‘断桥’,也有武戏‘盗草’‘索夫’‘水斗’,有京剧又有昆曲。”白娘子的扮演者潘钰说,“除受到甘肃本地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喜爱之外,还吸引了从北京、上海、河南、陕西、宁夏等地专程赶来的外地戏迷。观众不仅自己欣赏还致力于京剧的推广,非常令人感动。黄河之滨艺术节的演出对各个剧目的推广和普及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让文化“动”起来,让艺术“活”起来
“今年艺术节继续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还在主会场增设现场直播大屏,实现了高清4K显示、高频直播互动等功能。”甘肃演艺集团演出经营部部长周文帅说,“黄河之滨艺术节自2020年在兰州首次举办以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互联网,让文化‘动’起来,让文化空间‘活’起来,让更多市民群众享受到文化盛宴。”
甘肃省歌剧院每年都参与黄河之滨艺术节演出,演出形式或是一场交响音乐会,或是一场歌舞晚会,今年呈现的剧目是交响乐《黄河·绿洲》,由《黄河之水天上来》和《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两部分组成。“《黄河之水天上来》是第一次在黄河边上户外演出。”甘肃省歌剧院院长李天圣认为,“文化能够融入老百姓生活中,给人们带去美和艺术的享受。”
甘肃演艺集团话剧院也是年年“上”艺术节。今年参与演出的5部节目中,儿童剧《小蝌蚪找妈妈》和《木偶奇遇记》是甘肃演艺集团话剧院的保留剧目,作品经历多次打磨,每场八成以上的上座率依然彰显着优秀剧目的吸引力;其他3部为原创作品,分别是大型情景剧《信仰的力量》、儿童剧《黄河边的故事》和甘肃话剧七十年“经典剧目片段”回顾展演。原创儿童剧《黄河边的故事》,演绎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朝三暮四”“百川归海”三个成语故事,传递中华美德与精神内涵的同时,呈现了甘肃特色文化资源。
“黄河之滨艺术节把近些年创作的优秀艺术作品直接呈现给观众,在丰富广大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文艺作品接受了观众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以优秀文艺作品传递甘肃声音、讲好甘肃故事、展示甘肃形象。”甘肃演艺集团话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沛如是说。
已经有15年演出经验的杨橙橙是第4次参加黄河之滨艺术节。这一次,她既是《小蝌蚪找妈妈》里的“乌龟妈妈”,也是《黄河边的故事》中的演职人员。“剧中演员的服饰,比如腰带上的陶罐花纹,展现的是甘肃的彩陶文化。”她说。
首登黄河之滨艺术节的相声演员李鹏和李志恒,拥有了与以往在剧场演出不同的体验,“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数和人群不同,剧场观众人数有限,而线下演出结合线上直播,观众人数变多了,年龄跨度也更大了。”他们此次表演的是原创相声作品《发家致富》,作品充满浓郁的兰州本土风情,加之诙谐幽默的表演,让观众笑声不绝、掌声不断。
为百姓生活添彩,为城市形象增色
黄河之滨艺术节打造出一个大众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为百姓生活添彩,为城市形象塑造增色,彰显了黄河之滨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魅力。
“兰州好人”胡玉梅与数十位“城关最美退役军人”、环卫工人、志愿者等一起,受邀观看了本届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很接地气”是胡玉梅最直观的观演感受。
原创儿童剧《黄河边的故事》演出中,“朝三暮四”这则故事里:舞台上三只小猴子的主人——耍猴人暂时离开了舞台,片刻后,便有人来寻他,寻而未果后,便面向观众问“耍猴人哪去了”,话音未落,台下的小观众们便七嘴八舌地抢答,“跑到后台去了”……
为了方便观众欣赏交响乐,甘肃省歌舞剧院因地制宜,以“交响乐+声乐”的融合创新形式进行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
无论是交响乐、歌剧,还是舞蹈表演、话剧或相声,艺术各有分工,美感各自不同,都具有温润人心、养德固本、激发奋斗之志、激扬进取之心的价值。
据统计,第四届黄河之滨艺术节线下观演人数约10万人次,线上观演人数达到1500万人次。不管是广场文化惠民演出,还是精品舞台剧目剧场演出,诸多陇原舞台艺术之花绽放于黄河之滨艺术节,体现了甘肃文艺工作者根植沃土、守正创新的艺术初心,也传递出我省重视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动力和信心。
“连续四年,从现场再到现场+‘线上’,持续打造的‘黄河之滨艺术节’品牌,提升了甘肃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了城市文化吸引力,唱响了‘黄河之滨也很美’的文化品牌。”周文帅说。
(本版图片均由张曦予摄)
- 2023-09-21第十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敦煌开幕
- 2023-09-21为英模立传 为时代明德
- 2023-09-21十部短片剧本书写甘肃故事
- 2023-09-21记录时代 拥抱未来 ——短片电影高质量发展论坛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