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时政

谱写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篇章 甘肃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3-09-10 07:0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兰琴

  原标题:谱写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篇章

  甘肃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楞沟村新貌。

  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现场。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各族群众庆祝该县成立70周年。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红柳湾镇民族新村全景。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开展第二十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在这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留下了甘肃民族地区的深刻印记:全省民族地区49.6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9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9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千百年来困扰甘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设立5年过渡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决策。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甘肃坚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促进民族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扎实推动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全力做好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谱写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篇章。

  精心部署 推进有效衔接

  甘肃民族地区大多处在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多属边远地区、边界地区和边境地区,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地区,也是联系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西北地区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和边疆稳固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坚持推动民族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定位担负的使命任务。稳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谋划建设甘南州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先行区、临夏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

  扶上马、帮一程。甘肃加大力度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省级领导全覆盖联系帮扶39个重点帮扶县,省委主要领导带头联系包抓巩固成果任务最重、乡村振兴难度最大的东乡县。进一步加强易地搬迁帮扶,努力实现避灾减灾、民生改善及生态恢复的多赢,并强化监测帮扶机制基础作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坚决克服财力困难,保持投入力度不减。省财政优先保障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资金需求。“十四五”以来,下达民族地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1.81亿元。制定《关于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对支持少数民族发展任务作了进一步明确,压实市县民族工作部门主体责任,协调行业主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确保衔接资金持续发挥效益。同时加强对民族地区县(市)资金项目审核,并对使用情况专项督查调研,确保重点工作任务项目落实和资金规范使用。

  凝聚合力、感恩奋进。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正在我省民族地区徐徐展开——

  张家川县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和过渡期各项政策,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进行动态监测、精准帮扶,脱贫群众收入稳定增长,“三保障”成果持续巩固。目前,全县有监测对象1957户9493人,风险消除率66.38%。

  甘南州在精心守护绿水青山中彰显生态新作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生态修复面积6.75万公顷,全州草原植被盖度、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24.57%,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尕海湿地成功入围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临夏州着力夯实乡村治理这个基层基础,抓党建引领、抓内生动力、抓人才支撑、抓乡村治理、抓乡风文明,充分激活乡村持续发展的动能活力。

  持续加力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甘肃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一方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加强民族地区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加大民族地区资金倾斜度,逐年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今年,民族地区城市低保标准高于省指导标准(8400元/年)。加大低保等救助制度落实力度,将长期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地区的特困老年人认定条件放宽至55周岁。截至今年4月底,民族地区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38.67万人、城乡特困人员1.51万人,实施临时救助84.17万人次,共发放救助金10.38亿元。

  同时,着力抓好民族地区特殊群体关爱保障,持续实施孤弃儿童助医助学项目;组织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为民族地区年满18周岁仍在普通全日制本科、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等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孤弃儿童,每人每年发放1万元的助学资金;积极推进“两保一孤”政策性保险,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大病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

  另一方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快推进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2021年以来,共下达学前教育发展和学前教育减免保教经费3.2亿元,用于改善民族地区幼儿园办园条件。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市(州)政府教育责任目标考核和市(州)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2021年底,全省民族地区21个县(市)全部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2022年,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持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向省外输送8万余名顶岗实习生,通过高考输送一大批高中毕业生到省外就读。持续加大民族地区教育资金投入,积极做好中央财政一般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等经费通道,加大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特殊困难方面的倾斜支持力度,有力保障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2年,甘肃出台《关于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若干措施》,在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中,将符合条件的民族院校、民族地区学生、民族生单独列出作为就业援助的重点对象。2021年至2023年4月底,甘肃“两州一县”(临夏州、甘南州和天祝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93万人。资金及政策支持方面,每年分配给民族地区的就业补助资金保持高出全省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以上。2021年至2023年4月底,为“两州一县”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8.41亿元,拨付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1591万元,累计认定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534家,吸纳就业1.8万人(脱贫劳动力0.77万人)。

  坚持以品牌促输转、稳岗位、拓市场。“两州一县”目前已培育发展7个省级劳务品牌。鼓励和支持全省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面向民族地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7.74万人次,兑现培训补贴1.5亿元。支持临夏州设立临夏州技工学校,临夏州、甘南州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每县确定2所技工院校对口帮扶。持续深化东西协作。组织山东蓝翔技师学院赴临夏州开展挖掘机、装载机、爱心理发员等专业培训,结业后由学院负责推荐就业岗位,开启山东优质培训资源“送教上门”服务模式。

  要致富,先修路。甘肃加快完善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地区间互联互通水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截至2022年底,全省民族地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64万公里,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均建有二级及以上客运站,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

  因地制宜 促进产业发展

  初秋的甘南,草原上绿茵如毯、野花烂漫,不时能看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场景。

  甘南州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牛羊猪鸡果菜菌药”八大特色农牧产业,坚定不移走“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塑料、全域无污染、全域无公害”的高质量发展路子,甘南牦牛、藏羊、中(藏)药材、高原夏菜等绿色有机农特产品走俏市场,销售价格高出同类产品30%以上,实现了农业增效、群众增收“双提升”。

  近年来,甘肃民族地区立足资源禀赋,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定位,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民族医药、特色旅游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充分挖掘“寒旱”特质优势,大力培育壮大特色农牧业,促进农牧业全面稳步发展。甘南州努力打造全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中国牦牛乳都”,重点发展牦牛、藏羊、奶牛繁育、育肥、特色养殖“五大畜牧业产业带”。甘南牦牛奶粉、夏河甘加羊、迭部蕨麻猪、迭部羊肚菌等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临夏州坚持规模养殖和千家万户养殖相结合,建设“甘味”肉羊产业集群、肉牛和种养循环奶业优势区。2022年全州牛羊存栏量分别达到64.78万头、394.95万只,出栏量分别达到34.26万头、462.34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天祝县立足自身独特自然资源禀赋,发展藜麦和白牦牛产业。2020年全县藜麦种植面积11.6万亩,实现产值1.74亿元,户均增收9000元,白牦牛养殖量达8万头,养殖户户均增收4.45万元。天祝白牦牛、天祝藜麦入选“甘味”知名农产品目录。

  甘肃民族医药产业在国家和省上的大力扶持下已初具规模,特别是甘南、天祝两地的藏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地方优势主导产业。藏医药产业通过政策和项目资金扶持,在开发研发新型藏医药产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开展藏药材精深加工产品生产、推动藏药材全产业链开发和藏药材基地标准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全省现有中(藏)药材1000余种,2020年末全省涉藏地区中(藏)药产值已达到10亿元以上。

  甘肃自然风光优美,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甘肃民族地区依托资源优势,推出了一批以生态山水游、民族风情游、红色圣地游为代表的旅游品牌。

  甘南州全力打造国家全城旅游示范区,夏河拉卜楞寺、碌曲郎木寺、玛曲天下黄河第一湾、合作美仁草原、迭部扎尕那和腊子口、舟曲拉尕山、临潭冶力关、卓尼大峪沟等一批景区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品牌,特色旅游业正在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临夏州大力发展全季全域旅游,炳灵寺世界遗产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康乐胭脂湖公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创建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创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肃北县抢抓“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机遇,着力打造“游敦煌莫高窟·住雪山蒙古包”文化旅游品牌。2021年上半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24%。

  多措并举 增强发展能力

  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支撑引领作用。甘肃强化科技服务产业发展激发民族地区创新活力,省级科技计划围绕民族地区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方面开展研发和技术攻关。2022年,立项49项、支持经费847万元,向民族地区下达均衡性转移支付强科技奖补资金1.05亿元。争取并启动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重点专项中的“甘肃寒旱区粮经果蔬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3个项目,累计在临夏、甘南等地支持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

  与此同时,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开展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创新创业行动,建立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5个,2000余名各级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2022年,选派64名省内外专家组建6个科技特派团、600余名“三区”科技人才到民族地区,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开展科技研发、集成示范、指导咨询、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针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实际,指导支持临夏、甘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天祝、康乐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开展科技创新,聚集各类创新资源,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民族地区一二三产融合和“三变”改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甘肃强化政策引导,支持民族地区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制定民族地区职称评定倾斜优惠政策,将中小学教师、卫生系列副高级职称评审权、中级评委会管理权、申报资格审核权下放到甘南、临夏等市州。坚持以基层单位的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为基础,制定出台中小学教师、卫生系列基层高级职称评价条件标准,引导更多省、市属事业单位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根据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晋升高级职称的人员,须有县及县以下对口单位相应专业技术岗位1年以上的服务或工作经历”要求,结合甘肃实际,在县以下没有对口单位的,要求到甘南、临夏州服务1年以上,为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提供政策保障。

  久久为功 促进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甘肃民族地区各级党委切实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把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察检查、政绩考核,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全面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每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等活动,征订配发《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打通了基层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最后一公里”。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力度,分层分批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民族地区学校累计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1650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红色基因传承工程、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促进各民族文化创新融通。多种形式宣传推广“道中华”栏目,深入开展甘南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课题研究,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拍摄播出《布楞沟的春天》《青绿甘南》《唐东杰布》《生根》等民族题材的文艺精品,定期举办民族文化体育活动和州县庆活动,临夏州率先选树民族团结进步形象代言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积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管肚子”和“管脑子”并重,赋予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各项政策举措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聚焦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和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外对口支援等机制,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甘南州大胆探索创新农牧村发展新模式,持续狠抓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投入198亿元,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2121个,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使农牧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率先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被国家确定为改革开放40周年甘肃唯一典型案例宣传推广。

  着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全面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组织实施了民族地区各族青少年赴清华大学“手拉手”交流活动等试点示范项目20余项。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同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精神文明建设、平安甘肃建设、双拥模范建设等深度融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7+N进”活动,全省民族地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31个、省级示范区示范单位209个。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积极探索“民族团结+文旅融合”新途径。在临夏州临夏市等地率先开展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试点工作,依托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打造了一批便于各族群众“三交”的“红石榴”家园、驿站、工作室、广场、公园等“陇原红石榴”系列品牌实体。

  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慎推进涉民族法规立改废释,废止了甘南州《实施〈甘肃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变通规定》等法规。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强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树立法治思维,坚持一视同仁、一断于法,不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一般性社会事务工作简单归结为民族工作,不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民事和刑事问题简单归结为民族问题,不把发生在民族地区的一般矛盾纠纷简单归结为民族矛盾。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各类风险隐患,维护民族地区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