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孙珩力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丝路重镇敦煌,多元文化交融和文明互鉴的结晶,孕育了莫高窟的华光璀璨。
莫高窟坐落在中国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省敦煌市,历经千年,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光辉璀璨的一幅幅壁画,或讲佛传故事,记录释迦牟尼一生的特殊经历;或讲在佛教发展史上一些高僧的传说……凡此种种,千年以来,不断有高僧匠人在石窟中精诚描绘,潜心创作,堪称一部连载了千年的传奇“国漫”。
医者仁心 流水长子救鱼
在宋代第55窟东壁门南侧的金光明经变右侧,有一幅壁画,从上到下,将一个“流水长者子救鱼”故事娓娓道来。
传说古印度有一个精通医术的长者叫流水,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水空,一个叫水藏。流水经常带着两个儿子游历于城乡间,治病救人,深受人民爱戴。
一天,长者带着他的两个儿子行走至一座城内,接近了一个已经干涸的大水泽。风呼啸吹过,尘土随之扬起,一片死寂中,天空出现了群鸟,争先恐后地飞往水泽,不久,周围突然跃出虎豹、野兽之类,也同样往前方水泽奔驰而去,三人对这怪异的现象感到不解,便决定一同前往水泽看个究竟。
原来,即将干涸的水泽中,放眼望去,横竖躺着成千上万的鱼群,奄奄一息,在几乎见底的水泽中不断挣扎。眼看烈日曝晒下,鱼群必死无疑,更令人心惊的是,虎狼鸟兽已大群的聚集,准备饱餐一顿。长者见到这一幕,心生悲怜,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解救待死的鱼群?
附近的树神知道长者起了慈悲愿心,便现身对长者说:“善男子,赶紧施水给这些即将曝死的鱼吧,你名号之所以为流水,应当实至名归,实现你的菩萨愿行。”
听了树神的话后,长者与儿子开始四处奔跑,反复寻找,可是附近没有一滴可用之水。无奈之下,他们找来大树叶为鱼儿遮荫挡日,然后又去寻找水池源头,原来附近的一群恶人为了捕鱼,已经将水池源流引向另一方向,这才使池中水量日渐干枯。
水找到了,怎么才能将水引入池中呢。流水长者的儿子想,他们曾治好了天自在光王国很多百姓的病,或许求国王帮忙能有办法救鱼,于是就跑到国王那里,将所见所闻如实向国王禀告,并希望国王能借给20头大象以解燃眉之急,国王答应借出20头大象,随后他们又向酒家借来皮囊,以最快的速度赶着大象朝水源处奔去,用皮囊装水,大象驮运,往返几个来回,将池中的水蓄满,并将带回来的食物投入水池,池中的万鱼全部得救。
池中的鱼儿们得水获救后,欢喜踊跃,摇头摆尾,表达救命之恩。流水长者又为鱼儿施法食,给它们讲法,让它们命终后能上升天界,不再受苦。后来,这些鱼群往生至忉利天,化为容貌端严的天人。
壁画自上而下,条理清楚地描绘了故事情节,心怀苍生的医者形象呼之欲出,确是一幅拥有千年历史的生动“国漫”。
鹿王本生 纯正善心永存
在印度恒河边的树林中,生活着一只九色鹿,其毛五色,其角白如雪。有一天,从恒河中传来失足落水的呼救,九色鹿跃进湍急的之中,将落水人调达托起至岸边。
被救者对着九色鹿长跪谢恩,九色鹿告诉他:“不用谢,只希望你能够保守秘密,不要告诉任何人见过我,很多人都想得到我的皮毛,我会因此没命的”。调达发誓不语,离九色鹿而去。
不久后,王后梦见美丽的九色鹿,想要拥有它华美的皮毛。国王便张贴告示,赏以重金,命人找寻九色鹿。
听闻重金悬赏的消息,见利忘义的调达,未能抵住诱惑,向国王泄漏了九色鹿的行踪。
他与国王的兵马来到森林,寻找九色鹿,正小憩的九色鹿被气势汹汹的军队阵势惊醒,当他见到落水人和国王时,便明白了一切。
九色鹿从容地来到国王面前,告知曾营救调达的经历。国王被九色鹿舍己救人的精神所感动,下令绝不可诛杀。
那位忘恩负义的落水人,也遭到了应有报应——应验他发过的毒誓,全身长满了毒疮,跌落悬崖而亡。
九色鹿的故事,活灵活现地演绎在敦煌石窟257窟,也就是今天所见的《鹿王本生图》。整幅画尺幅不大,但在中国美术史上却有重要的意义。
作品采用横卷连环画的形式,故事从两端开始,中间结束。全图按故事的缘起、发展、高潮、结束等过程绘制多幅画面,前后衔接,首尾完整。整个过程充满了韵律,以及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巧妙的把时空顺序对应起来,千年以降,依然充满艺术生命力。
这些或悲悯、或勇敢的身影,就这样在大漠里与我们对视千年,既展现了古人的精湛技艺,又寄托了他们的情感和愿望,关于人性中闪耀的智慧、勇敢、仁慈的颂歌,从古至今,传唱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