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时政

【甘快看】“十三花”里品乡情

23-08-15 09:24 来源:新华社 编辑:余守萱

  记者:贾钊、张钦、王紫轩

  说起“十三花”,50岁的乡村大厨马成祥一下就来了精神。

  在甘肃天水,张家川“十三花”是广受各族群众欢迎的特色宴席,上菜时将十三种美味叠放在大方盘里一次端上。其中的“硬菜”主要以牛肉、羊肉、鸡肉为主,还包括素菜、凉菜、八宝饭等。

  图为张家川特色宴席“十三花”部分菜品。(受访者供图)

  马成祥住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马关镇石川村,已经掌勺“十三花”二十多年。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自豪展示了不少制作“十三花”时炖牛肉、做丸子的现场视频。

  马成祥接一次席要忙上两天。为了满足村里摆流水席动辄两三百人的宾客量,需要准备的食材很多。“十三花”对牛肉的品质要求很高,需要提前一天备好。

  他近年来每年都能接到三四十单“十三花”。回忆起年轻时,可是只有少数富裕人家办喜事才能吃上。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成立于1953年7月。70年间,当地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2020年2月,张家川整县脱贫摘帽。202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647元。

  这些数据,体现在农民的餐桌上,也呈现在“十三花”的成色里。

  相传,张家川“十三花”可追溯至明清。传承发展至今,已成为地方金名片,于2023年列入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适应人们口味的变化,更多时令蔬菜进入“十三花”,而一度流行的麻辣菜品并没有保留下来。

  色泽明亮的西兰花、荷兰豆已晋级为常驻时蔬,而山药在被引入之后,也逐渐从切块炖煮演变出切片清炒的吃法。

  马成祥说,早些年条件不好,不少人会冲着肉去吃“十三花”。而现在,先光盘的往往是青菜,所以做菜得更讲究荤素搭配和清淡饮食。

  吃“十三花”也不再局限于红白喜事,随时可以去当地的餐厅体验。不过得提前订,八个人以上才能吃完一席。

  今年37岁的马俊杰是张家川镇东街村人,十几岁就外出务工,后来到北京创业。在外漂泊的十多年间,他常常想念家乡的“十三花”。有一次回家办事,他还专门打听谁家有喜事,就为痛快吃口“十三花”。

  现在,他回到家乡投资乡村旅游,也希望把这一传统美食推荐给更多游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