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高质量发展看甘肃】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展风采 大明芳华有故事

23-08-13 09:3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宋芳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截至2023年8月9日,嘉峪关文物景区今年接待游客量累计突破150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提前了15天。

  8月12日,甘肃省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嘉峪关市,深入采访嘉峪关市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嘉峪关市因关得名,“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是嘉峪关长城的自豪与荣耀。

  嘉峪关素来是个有诗意的地方,金戈铁马的边塞风光,大漠戈壁的万丈豪情,都为英雄豪杰、文人墨客留下了诗意空间。林则徐在这里留下“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于右任在嘉峪关写下“雄关雪渐深,烽台曾见雁来频。”清代鉴赏家裴景福在《登嘉峪关》中留下“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的诗篇。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已经融入嘉峪关长城血脉之中,成为游客向往的诗与远方。

  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始建,到1539建成一座完整关隘历时168年。天下第一雄关这段跨越百年的历史,主载是明朝。无论是感受边关金戈铁马,还是聆听丝路驼铃声声,都有一个时间轴,那就是大明。

  嘉峪关关城景区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文娟表示,今年嘉峪关关城景区旅游持续火爆,目前,日均游客量在2.5到2.6万人次之间,全市竭力打造的“天下第一雄关超级”IP初现成效,网红关长、大明将士出关实景演出等都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把游客带入到大明风华中。

  古色古香的洋画片,雄关版本的文创雪糕,走进天下第一雄关还有很多好吃、好玩的创意,为游客带来小惊喜,这些都让游客有更多驻足理由。抚摸身边明长城的一砖一瓦,时光又仿佛穿越到600多年前的大明边关,这些充满历史感的体验都让嘉峪关关城成为丝绸之路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吸引着游客登上关城,遥望祁连雪山感受历史的厚重。

  嘉峪关关城旅游是嘉峪关旅游的晴雨表,随着嘉峪关关城旅游火热,嘉峪关旅游市场也迎来了旺季。

  统计显示,今年1至7月,嘉峪关市共接待游客435.2万人次,同比增长101.7%;实现旅游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135.5%。

  嘉峪关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勋表示,近年来,嘉峪关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彰显地域文化,借助文旅融合的新契机,整合特色资源要素,挖掘特色文化内涵,提升全域旅游品质,实施了长城旅游公路、方特欢乐世界、方特丝路神画、峪泉古街等重点项目,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由“过境游”向“过夜游”转变、“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的步伐。

  张勋说,在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嘉峪关旅游厚植文旅发展“竞争力”,培育了“我到嘉峪关修长城”“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等10个研学产品。推出了长城风光艺术创作之旅、探寻“非遗”年味之旅等十大冬春精品线路,让旅游月月火、四季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