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甘肃祁连深处的“绿色合奏”

23-08-09 17:4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张慧雅

陇周刊(2023年第30期)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慧雅

  “作为守护者、亲历者,近年来,我看到了祁连山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越来越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名林草人,我感到特别高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祁丰自然保护站站长王红义悉心呵护祁连山24年,像其他1400多名祁连山管护员们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巡查坚守,确认无误后,在日志上认真写下“无异常”是他们最大的欣慰。

  “守山人们”走村入户宣传、排查安全隐患、救助野生动物,默默守护着祁连山的一草一木。

  “我们进社区、学校、农村等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宣传活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隆畅河自然保护站站长郭泽勇表示,除了线下环保宣传之外,还会采用线上方式,利用微信群、短视频、QQ群等,向农牧民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和疫源疫病防控知识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内容。

  祁连山管护中心始终坚持把宣传作为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第一道防线,各自然保护站结合日常巡护工作和村级会议以及民俗活动,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宣讲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在林区主要交通要道和人员密集地张贴野生动植物宣传画报、悬挂宣传横幅,引导周边农牧民和过往人员自觉增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地农牧民纷纷表示,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力度不断加大,自己的保护观念也不断深入,大家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逐渐增强。

  近年来,祁连山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种群数量呈快速恢复态势,在红外相机前野生动物频繁“抢镜”。

  “这些年,祁连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多年难觅踪迹的珍稀物种频繁被发现,在我们巡护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野生动植物,我们会立刻拍摄下来,并通过智能巡护终端进行回传。”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隆畅河自然保护站中部资源管护站站长杨万斌告诉记者,随着信息化建设的稳步发展,管护员的工作也由过去单一的人工巡护逐步向“空、天、地”一体化推进。

  通过智能巡护终端,建成祁连山巡护监管系统,整套系统由智能化管理平台和智能化手持终端组成,智能化手持终端基于互联网与管理平台互联,野外巡护员可通过手持终端进行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存储。系统的巡护监管范围覆盖了各功能区,形成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巡护监管网络,对关键物种、生物群落动态变化规律等进行科学、有效监测监管。同时,也保护了管护员在野外时的个人安全。

  如何运用“智慧大脑”让生态保护和治理更“聪明”?

  祁连山管护中心以生态保护为主线,狠抓生态环境整治、国家公园建设、信息化建设、自然资源保护、森林草原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科研监测等工作。

  以无人机航飞作为卫星遥感的补充数据源,开展局部调查与监测。

  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对比系统,对祁连山全区域进行宏观监测分析。

  森林草原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森林火灾、野生动物、森林病虫害、人类活动等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

  而生态监测站则实现了对建设区周边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湿度、风向级别、降雨降雪、水文信息、碳通量等各项生态因子的实时监测。

  祁连山管护中心从数据、应用、技术、终端等多个角度,持续建立和完善“智慧祁连山大数据应用平台”,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在资源管理、森林草原防火、生态监测、综合业务等方面的应用,全面提升了保护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据介绍,下一步,祁连山管护中心将持续推进“智慧祁连山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构建和完善监测网络体系,与多部门联动合作,利用卫星、无人机、地面网络化监测设备和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覆盖国家公园天、空、地一体化的多类型、多尺度、多时态的智慧化监测管理平台,实现网络化、科学化、自动化、智慧化的实时监测,提升国家公园资源监管的现代化水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