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2023年“发现最美铁路·感受‘多金’高铁 助力共同富裕”网络宣传活动首站到达银川

23-08-09 09:00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编辑:张麟

  原标题:2023年“发现最美铁路·感受‘多金’高铁 助力共同富裕”网络宣传活动首站到达银川

  走进银兰高铁 看西部经济发展乘风破浪

“一单制”铁海联运班列

  中国甘肃网8月9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8月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联合举办,甘肃省委网信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网信办、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承办的2023年“发现最美铁路·感受‘多金’高铁 助力共同富裕”网络宣传活动正式启动,中央、省市20余家媒体记者和网络正能量骨干等约50人首站走进银兰高铁银川站开展体验式采访活动。此次网络宣传活动为期4天,以“金银铜铁”一线牵为主题(“金”指金城兰州 ,“银”指塞上江南银川,“铜”为铜城白银,“铁”是此次活动主线银兰高铁),“发现团”乘银兰高铁从金城兰州出发,前往铜城白银和大美银川,在高铁路网绵延中看西部经济发展乘风破浪,壮美西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绘就甘宁两省区共同富裕新画卷。

  一台“零事故”的火车头

  8月8日,在银川动车运用车间“雷锋号”实训场,学员们身着整齐服装,列队进入模拟动车驾驶室。他们紧盯屏幕,仔细聆听教员详细讲解安全驾驶知识和技巧。“‘雷锋号’机车组是出了名的标准高。在这里,我会勤学苦练、锤炼意志,争取早日成为‘雷锋号’机车组的一员,这个梦想在这里一定能实现。”司机穆元元坚定地说。

  “雷锋号”机车先后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3个时代4种机型。截至今年3月1日,“雷锋号”已连续安全行驶12331天、走行近560万公里,创造了沙漠铁路运输生产中机车保养、运行正点率、平稳操纵等诸多第一。

  包兰铁路途经沙漠,坡长且陡。如何提高操纵水平、提升旅客乘车体验,一直是“雷锋号”机车组的攻关课题。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研、请教专家以及专题讨论,他们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平稳操纵法,并多次模拟实践不断改良优化。今年2月中旬,最新一版的“雷锋号”机车组平稳操纵法推出,详细讲解了旅客列车启动、调速、停车等全流程作业技能,在全段规范统一了操作流程,进一步实现了列车启动平顺、停车平稳又准确。

  今年三季度全国铁路调图,“雷锋号”机车从太中银线转战包兰线,值乘牵引K1718次旅客列车。为了确保行车安全,“雷锋号”机车组成员利用沙盘模拟关键区段,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研讨最优的平稳操纵方法,努力为草原人民提供优质高效的运输牵引服务,让雷锋精神在祖国北疆绽放绚丽的光彩。

  “一单制”铁海联运班列突破2000车

  8月8日17时,运载1097吨宁夏本地企业生产的聚氯乙烯、丁二醇等货物的班列,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货运中心银川南货场鸣笛启程,至此,银川货运中心“一单制”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量突破2000车。

  近年来,随着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加快集聚,新落地的外向型项目达产增效,国际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外贸发展呈现出持续增长势头。兰州局集团公司银川货运中心积极落实和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紧贴宁夏外贸市场需求,于2022年3月28日在银川南货场首发开行“一单制”铁海联运班列,首发以来,目的地已覆盖18个国家50多个港口城市,有效提升了宁夏国际货运通道服务保障水平。

  不同于以前公路运输抵达港口,然后拆装重新装运后办理装船出海的运输方式,“一单制”铁海联运全程实现“一箱到底、一个联运经营人、一次委托、一次保险、一次结算、一份单证”,避免了传统运输模式的单证交接和货物倒载换装,在成本、效率、节能减排方面都具有突出优势。铁海联运班列大运量、全天候、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输优势,深受企业青睐,银西、银兰高铁开通后,西北高速铁路网逐渐加密,成为拉动跨区域合作的“新引擎”,不少宁夏周边的配件、石板材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一单制”铁海联运班列运量也随之增长。

  银川货运中心银川营业部主任刘建华介绍,为提升班列开行效率,银川货运中心在运输组织过程中,根据不同客户需求,“一对一”制定班列运输组织方案,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运输服务。组建铁海联运货物运输专项小组,及时调配海运集装箱,对进入场内货物实行承运、装车、挂运“三优先”,确保各个环节有序衔接,高效运转,其中银川南至天津港运到时限由原来的5至7天,缩短至现在的48小时,比原来零星发运节省了三分之二的运输时间,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目前,“一单制”铁海联运班列的规模化效应逐步提升,从每月1列到现在的每旬2列,并不断结合货源培育、市场开拓情况,逐步纳入图定化班列模式开行。“一单制”铁海联运班列,对加快宁夏物流体系建设,助力宁夏外贸企业降成本、提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安丽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