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秦安县王尹镇草编传承任重道远
头戴草帽的车夫双膝微曲,双手紧握着架子车的扶手,似乎正拉动着架子车;盘发的红衣女孩坐在板车上,一手抱着热水壶,一手搭在板车两旁的围栏上。
这是甘肃省秦安县王尹镇草编传承人任新芳的草编工艺品,记录了一位农民带着孩子去地里拉庄稼的场景。
任新芳的草编工艺品 杨思懿/摄
制作草编:是补贴家用,也是点缀生活
任新芳家位于王尹镇孟河村,家中有她的工作室,是她平时做草编的地方,里面摆满了各种样式的草编艺术品。
任新芳的草编工艺品 杨思懿/摄
草编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在甘肃天水地区以秦安草编为最佳,其用料多为麦秸秆和玉米皮。草编的编织往往要经历筛选原料、染色、漂洗、编织等多道工序,才能最终形成精美的工艺品。秦安草编融民间生肖文化、民间故事以及人们的美好祝福于一身,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间民俗文化特征。
任新芳的草编艺术品很多取材自秦安当地。秦安古时称作成纪。因《甘肃新通志》中以大量篇幅论述伏羲女娲皆为成纪人,故有“羲里娲乡”之称,伏羲女娲文化已经是秦安人民深深熔铸在骨血里的文化基因。任新芳的草编,就有象征女娲伏羲的一对小人。此外还有秦安特产的蜜桃和秦安建筑花船子,也有的则描绘了一幅白娘子和许仙在断桥上相遇相识的图景。
任新芳正在编草编 杨思懿/摄
任新芳七八岁时就跟随母亲做草编,如今已经有了四十多个年头。当时做草编仅仅是为了减轻生活负担,补贴家用,岁月流转,任新芳对草编的热爱却并未褪色。
在与我们交谈的大半个小时里,任新芳的手却一直没有停过,一根根麦秸秆在她的手里被干净利落地截断、分级(按照粗细、长短分类)。任新芳的指甲修剪得平整,手上的青筋微微凸起,如同树干上凹凸分明的纹理,而麦秸秆就在这样的一双手下被灵活地翻折、缠绕,编织,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半个巴掌大的三角形。
这些小巧的三角形、正方形往往就是拼接成一个草编艺术成品的基础“零部件”。任新芳总是不断琢磨着如何将这些“零部件”用针线缝接成具有创意的草编工艺品。
任新芳做草编,胜在手巧活细、构思新颖。其实不止任新芳,“十村千户无闲女,家家尽是草编人”,王尹镇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做草编。王尹草编还被称为“炕头经济”,因为只要带上麦秸秆,在炕头编织也不成问题。农闲的时候,任新芳钻研出一个新品,镇上的妇女们就都跑来任新芳家里看。任新芳就将制作这种样式的草编的技术教给她们。六七个妇女就坐在炕头上,一边闲聊,一边编织,直至日头西斜。
“能做成一个东西,一个比一个做得好看,妇女们缠的也高兴。”妇女们高兴,任新芳也欢喜,“她们家里的烦恼都没了,就想着今天能做个东西,能卖多少钱,能搞像样的衣裳、化妆品,就这样就很好。”
王尹草编传承的困境与出路
草编制作完成之后,会有人专门来居民家中收购草编,再将其拿去县城等地卖出。也有全国各地来收购的人,有的还会对草编进行加工,然后以可观的价格卖出。要小件成品的,通常就去村民家中收购。要一些相对精致的大件成品的,就去任新芳家中。收购的价格不等,视做工精细程度、样式美观程度而定。通常体积较小的草编艺术品有卖2-3元的、卖5元的、也有卖10元的。任新芳的作品比村民的更精致,通常卖的价格也会更高一些。
被称为“草编之乡”的王尹镇,如今仍有5000余人从事草编工艺品生产,涉及18个行政村2630户,但是,草编制作者的平均年收入却仅为3700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秦安草编工艺品盛极一时。王尹乡(2015年10月撤乡改镇,设立王尹镇)村民郭香莲主创的草编手工艺品有十二生肖、绣球、小提篮、葫芦、鹦鹉伞等三十多个品种,一度在深圳、广州、珠海等沿海地区热销。2002年,草编工艺厂职工身份改革转换,草编大多以私营作坊性生产,产品产量大减,加之销售渠道滞后,草编工艺品大多只能在当地销售,经济日渐效益低下。
此外,草编在原料采集上也存在困难。据说,通常“卖草编一天挣几十块钱,出去打工,一天能有几百块”。而种果园,一年更是能有几万元的收入。秦安县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的主任佘海祥提到,乡村林果业发展起来之后,蜜桃、脆瓜等逐渐代替了小麦,小麦的产量大大减少,使得制作草编的原料也逐渐匮乏。
任新芳的储物室里扎着一捆一捆的小麦秸秆,堆积了约半个成年人的高度。但这些小麦秸秆,大部分都是从村上妇女的家中收购来的。因为那些曾经做草编的妇女,如今都乘上了“打工”“种果园”的东风,再也用不上麦秸秆了。除了原料紧缺,草编还面临制作不便的问题。农村有近一半的人没有用上电锅,还在用原始的柴火烧锅,染色一次就要花费数个小时。
为了让草编更好地传承下去,王尹镇也采取了各种措施。首先是创建帮扶就业车间。2018年,王尹镇在津南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采取“合作社+就业车间+贫困户+网店”的生产经营模式,建成了集培训、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兴农草编帮扶就业车间,帮助村民学做草编、售卖草编。
此外,镇上还实施“蹲苗”计划,组织开展草编技艺进校园行动。秦安县王尹中学的语文教师孟东花所在的学校,不仅有草编社团,每周三还请草编传承人来给学生上课,其中就包括任新芳。任新芳与孟冬花就是因此结识的。如今任新芳已至少给秦安县第一小学、王尹镇中心小学、桥南中学等学生上过草编课。说起给孩子们上课的场景,任新芳记忆犹新,细数起这些细节来,她的脸上微微浮现出笑容,让她比较惊奇的是,“有些男娃娃学的可快,最先就学会了,做的也比较好”。
任新芳被评为最美秦安人(受访者本人提供)
不仅如此,镇上还会举办草编技艺培训、进行品牌推广等。王尹镇经常在乡愁记忆馆等各种地点展示任新芳的作品。她不仅带着做好的草编去,还会带上很多制作草编的材料,边展览边展示编织草编的过程。
种植林果业利润高、收效快,而草编却最多只能是在农闲时节对家庭经济的起到辅助的作用。如今,主动选择将这种工艺传承并发扬下去的年轻人很少。光阴荏苒,王尹镇草编技艺是否还将存续?
(作者杨思懿、庄腾滨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指导教师周玉桥、张华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2023-07-17【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玉门油田融媒体中心举办
- 2023-07-18【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青鸟”归巢——秦安县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的反哺之旅
- 2023-07-18【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兰大新闻学子走进玉门油田展览馆参观学习
- 2023-07-18【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秦安县暖泉村:百年古村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