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戈壁滩上“渔业小镇”见闻

23-07-19 16:3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赵满同

【专题】第十三届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

  7月10日上午,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中国甘肃网组织的第十三届“重走中国西北角”采访活动新疆线采访小分队到达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六工镇四户坝村。这里刚刚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雨过天晴的村庄格外宁静、清新。

  从昌吉市区出发,向北走17公里,高大楼房慢慢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隔窗远望,再出现的便是六工镇的景色。

  “四户坝,那可是我们这有名的渔业村”

  “四户坝,那可是我们这有名的渔业村。”

  在前往四户坝村的路上,出租司机刘东对我们热情地介绍着六工镇。

  “我就是六工镇的人,村离镇大概就三公里。”

  “不过现在受水的限制,好多鱼塘都改种其他东西了,鱼塘土肥嘛!”

  “不过现在养的方式估计和原先不太一样喽!”

  随着和司机的交谈,没过多久我们就到了目的地。

  四户坝村的水产养殖可追溯到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有着40多年的发展历史。

四户坝村委会陈列的“昌吉渔业第一村”的标牌 李亦佳/摄

  根据村委会的记录显示,鑫洋渔业合作社在2007年时与四户坝村达成合作,它为渔民们提供饲料和鱼苗,同时也积极引进一些新养殖技术,是带领四户坝村开启新养殖模式的致富机构。

  合作社离村委会有一段距离,在前行的路上,我们看到了村里连片的鱼塘。成群结对的水鸟掠过水面,微风拂过岸边的芦苇丛,如果不看地址,还以为是在江南水乡。

正在放渔网准备捕捞的渔民 李亦佳/摄

  “下网要收鱼了嘛,中间那个船是下去放网子的。”途径一片鱼塘,恰好他们正在投网,旁边人向我们介绍道。与他们攀谈,我们了解到这一池的鱼需要两到三年才能长成,今天他们刚好收网拉到周边市县去。 

  “我和鱼打了15年交道”

  走了一大段路,终于到合作社了。

  简陋的灰墙院子,拉起来嘎吱作响的大铁门,要不是里面有人,这里反而像一处随意堆放渔具的仓库。

  “你等等啊,我检查一下是不是带的有寄生虫。”我们到的时候,几个人正围看杨永斌化验鱼。

  最近村里很多塘的鱼都翻了肚,今天早上,有养殖户带来一桶翻白肚的草鱼,想让杨永斌看看是出了什么问题。

  杨永斌一边仔细地盯着转动着的载玻片,一边和养殖户说,“脑子里没什么问题,得再看看鳃和肚子。”他说着,快速地拿下载玻片用纸擦净,从水桶里捞出了另一条死去的草鱼,利落地用剪刀剖开了鱼肚。打开后,他凑近闻了一下,说:“这肚子都臭了,说不定是这的问题,后面我再看看其他的地方。”

杨永斌用显微镜检查鱼体内寄生虫 李亦佳/摄

  作为鑫洋渔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杨永斌就是四户坝村渔业养殖户心目中的安保员。他既是村里的技术员,随时处理养殖中出现的问题,又是合作社的销售员,联系各地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优质的种苗。他告诉我们,像今天这样的检查,时间虽然是不定期的,但如果连续遇到几起,就需要从水质、鱼体、饲料等方面入手去全方位排查一次。“合作社最初成立的时候是4户人,现在扩展到64户,我主要负责合作社的技术和一些杂事。”事小却密,这是杨永斌工作的真实写照,我们跟随他去鱼塘参观的时候,他正要去检查最近出现问题的养殖户塘里的鱼苗,顺道看看其他塘有没有喂饲料。

  38岁的杨永斌已经有15年与水产养殖打交道的经历了。聊起工作,杨永斌说,“客户的鱼病好了,挣到更多的钱了,有时候感觉自己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养鱼也养蛙”

  随着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水政策的变动,四户坝村积极响应,革新养殖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淘汰养殖周期长、用水量大的品种,大力发展周期短,用水量少的水产养殖。

  “鱼蛙共生就是其中的一种养殖模式。”

  “其他的养殖方式可能受新疆的气候条件影响,不太合适,最后我们就选了蛙这种适应性强的。”

  “当时担心,结果落地后成活率还不错。”杨永斌边说边指着让我们看,从他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这是合作社首次实施“鱼蛙共生”立体式养殖。

  眼前的鱼塘面积约50亩,划分出了80平方米的面积养殖牛蛙。池塘上方架起四个网箱养蛙,网箱下方的水池仍然养鱼,上蛙下鱼,蛙的粪便和蜕皮可以给鱼做饲料。杨永斌说这样的模式投入不大,见效快,预计3个月后就可上市,总产量能达到1吨至1.2吨。除去前期人工费、基建费、养殖费投入的7万元,大概净利润有4万元。

鱼蛙共生养殖模式中上层牛蛙 李亦佳/摄

  “如果这种养殖模式成功的话,明年可能,家家的鱼塘上,都会架上这么几口箱。”杨永斌笑着说,“谁家没个几口鱼塘嘛!”

  谈及发展这种模式的原因,杨永斌提到,原来只养鱼就能赚到钱,后来受内地市场的冲击,一亩地不仅挣不到钱,还可能亏本,大家不得不想办法转变。讲到这里,他说道:“穷则思变嘛,大家也愿意尝试这样的变化。”

  看完了鱼蛙共生的养殖,他带着我们去了另一个养殖户马杰那里,“他可是我们这的渔二代!”杨永斌对我们笑着介绍,90后的马杰是四户坝水产养殖的二代渔民,马杰同我们聊到,1988年家里最初养殖的时候,只养四大家鱼(花白鲢、鲤鱼、鲫鱼、草鱼),到他这里,已经更新了很多养殖品种了,今年已经是他养南美白对虾的第8年了。

四户坝养殖户马杰通过饲料机在投喂饲料 马婧/

  像马杰这样的养殖户村里还有很多。望着塘里不断跃出水面扑食的鱼,听着饲料机的轰轰作响,期望四户坝塘里的鱼越长越肥,人们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作者马婧、李亦佳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指导老师闫瑞为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指导老师王晓红、韩亮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