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石节子村

在石节子村,人人都是艺术家。一有空闲的时间,村民就喜欢搞艺术创作:做木雕、捏泥人,收集老一辈的农具做展览。村民和艺术家一起创作的艺术作品陈列在村庄的各个角落。8层黄土梯坎上,13户村民的家就是13个艺术展厅,每个展厅都分别以村民的名字命名。在不少村民家,充满艺术意味的影像和传统的年画悬挂在一起,土房和爬满青苔的院墙呈现着石节子村各具特色的景象,吸引许多艺术家和游客前来创作参观。
“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呢。这个周末,我家就接待了30多个来写生的美院学生。”村民李保元说。
在石节子村,艺术对乡村的改变,不仅在外观,更在生活。
“刚开始,村民普遍比较害羞,艺术家们来村里很少会主动打招呼。后来,来村里参观的人多了,村民慢慢开始适应了和外面的人交流,变得越来越热情。”李保元说,自从有了艺术,乡亲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更加丰盈。村里先后通了自来水,硬化了道路,在每户的门口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民也开始自觉地不乱扔垃圾,把房前屋后整理干净,一堆柴一排土砖都摆放整齐;发起人靳勒还带头把村里盛产的花椒用乡村特有的元素进行艺术包装,并在网络上销售。
如今在石节子村,一树一花、麦田泥土、传统习俗皆为艺术,这些都是发展致富的资源。叶堡镇还依托石节子美术馆艺术乡建模式及锁子峡独特的自然风光,因地制宜,深度挖掘地域优势,探索艺术、文化、旅游相结合的乡村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着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
在去年建设基础上,该村将计划对“靳勒纪念馆”“乡村民宿”“村庄多功能活动空间”以及“家庭旅馆”的改造和修复;修建乡村美术展馆用于陈列靳勒及全国各地艺术家600多件艺术作品;铺设印花路、修缮古居窑洞,石磨台,用于游客体验;栽植优质牡丹、建文化长廊、打造乡村旅馆,经营农家菜等,利用旅游消费带动村民增收。将文化艺术导入乡村田间地头,使乡村农事带上文化体验、带上本土趣味,让美丽乡村依托艺术化的项目活动“活起来”。
“没有艺术,大家怎么知道石节子?怎么会有人来”李保元说。
艺术改变了这里的村貌和人文气息,为村民的生活增添了趣味。村庄令艺术更日常,艺术让村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为乡村振兴发展赋能。
秦安县叶堡镇石节子村,从2009年开始,便打造成立“石节子美术馆”。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里,100余名艺术家和村民同吃同住,一起创作艺术作品,使这个小村庄成为中国一座独一无二的乡村美术馆。
- 2023-05-18天水市获全省导游员服务技能竞赛多项大奖
- 2023-05-18赏明清建筑 品特色美食
- 2023-05-18天水市动员部署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
- 2023-05-18张建杰调研曲溪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情况时强调 科学统筹促进度 精心施工保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