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陇南

【甘快看】甘肃成县:古村新韵忆乡愁

23-05-11 19:11 来源:人民网 编辑:宋芳科

  巍巍青山立、潺潺溪水流、古树参天齐、袅袅炊烟起……走进被青山环抱的甘肃成县黄渚镇柏湾村,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便呈现在眼前,让人流连忘返。走在村里的小巷道,只见灰瓦素墙的古民居建筑错落有致,平整的青石板路直通家门口,古老精美的砖雕随处可见,百年古树枝繁叶茂,所到之处古色古香的村容村貌与现代气息相融的秀美画卷迎面而来。

11

  处在青山环抱中的成县黄渚镇柏湾 黄渚镇供图

  柏湾村历史文化悠久,村内现有多棵数百年的古树和建于清代中期的古民居,具有浓郁的历史沧桑感。近年来,柏湾村以“党建+乡村振兴”为引领,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自身优势,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统筹并行,全力抓治理强根基、转作风提效能、育产业促增收、治环境护生态,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在乡村振兴推进中硕果累累,被市、县列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柏湾村有600多年的历史,村子里众多的老房子、老物件、古民居古树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在乡村振兴推进中,我们深入挖掘这些历史遗迹的人文故事和经济价值,聚焦农文旅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古老的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柏湾村党支部书记    柏向荣说。

  乡村不仅要有乡愁,更要有奔头。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柏湾村合理利用千年红豆杉、紫荆树、古民居等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特色产业制定乡村建设规划,不断提升乡村品位。先后投资400多万元,按照“一条旅游环线、村内两条主干道路、三棵古树保护、四个清中期四合院保护利用”的建设目标,实施了排水管网、道路硬化、风貌改造、仿古石板铺设、排水管道修建、停车场、绿化美化等一系列工程。在打造古文化村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补齐发展短板,确保乡村建设不但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情怀,而且通过以产业带动,实现从“输血式”保护到“造血式”开发,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破解了古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22

  柏湾村蔬菜大棚内的水果玉米长势喜人   刘建军摄

  “环境好了,收入高了,人心齐了,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我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了。”村民柏双培感慨地说。

  要让资源优势变成乡村振兴的资产优势。该村在借助古村古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通过“党支部+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创立了富燊农业专业合作社,协调流转土地40亩,新建蔬菜大棚34座,发展菌类培育和新特瓜果蔬菜种植,积极打造集休闲旅游、农事体验、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种植基地,同时辐射带动周边麻石、吴湾、王庄等村庄发展木耳、牛膝等种植,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以古树古民居、乡土饭菜、采摘体验为主要特色,吸引游客观光消费,2022年柏湾村累计吸纳游客突破5000人次,营业额突破10万元,让群众获得了稳定的收入。”黄渚镇柏湾村包村领导吕旭亮介绍说。

  推进乡村振兴,不但要塑形,更要铸魂。柏湾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修订了村规民约,成立了民俗理事会,制定了《柏湾村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红白事参照标准》,引导群众共同向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不良陋习告别。同时统筹镇村干部、群团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关爱服务、选优评先等活动,在全村弘扬了正气,凝聚了人心,实现了农村环境面貌新变化,百姓生活质量新提升。

  柏湾村从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蝶变,映射出成县在推进传统古村落保护利用中的决心和力度,通过强基础、补短板、兴产业、树新风,不断在古村落的内涵和外延上精耕细作,着力打造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全力推进古村“活”起来,乡愁留下来。(刘建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