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甘肃】把“大思政课”办成金课,“筑巢引凤”让更多人才“西北飞”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若辰
有这样一所大学:它居于西北,但胸怀天下;它以“自强不息,独树一帜”为校训,在人工智能、嫦娥探月、青藏科考、文物考古、生态安全、旱地作物等学科领域独具特色、成果斐然;在它迄今114年历史中,融聚着著名核物理学家徐躬耦、我国草业科学奠基人任继周、“身骑白马踏冰川”的著名地理与地貌学家李吉均等熠熠闪光的名字……
它,就是兰州大学。
近日,在“新声无限——2023年新华社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上,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就打造优质“大思政课”、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等接受了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采访。
记者:当前,全国“大思政课”综合改革正在推进。为什么上思政课“还不够”,还要打造“大思政课”?
马小洁:在新时代讲好“大思政课”、提升“大思政课”教学质量是发挥铸魂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当前思政课教学质量客观上还存在与时代结合不够紧密、授课内容不够鲜活、授课形式不够生动等实效性不强的突出问题。
因此,要打造富有生命力、蕴含鲜活力、彰显引领力的思政课,我们就需要走出思政课的授课舒适区,树立“大思政课”的教学理念,让思政课的理论教育、精神塑造和价值引领与悠久的历史贯通起来、与辉煌的文明联系起来、与鲜活的实践互动起来、与伟大的成就呼应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社会现实、讲透理论精髓、树牢中国自信,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气和信心,激活青少年在新时代放飞青春梦想的斗志和豪情,将思政课打磨成具有理论深度、价值高度、时代鲜度、生活温度、奋斗态度的新时代“大思政课”。
通过“大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少年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自觉成长为合格的时代新人,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关键。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让“象牙塔”里的学生走进生活里的“试验田”,让“桃花源”里的少年走进新时代的“大工厂”,这样更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会用科学真理滋养信仰、用辩证思维剖析现实、用伟大实践夯实自信、用责任担当砥砺梦想,引导他们在回望历史、平视世界、观察社会、参与实践、体悟真理中,主动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长为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和接力者,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新人。
记者:将“大思政课”打造成广受“00后”大学生欢迎的“金课”,兰州大学有何有益探索?
马小洁:围绕贯彻落实“大思政课”理念、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大学生获得感,兰州大学积极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实践新课堂、网络微课堂充分结合起来,推进思政课走出教学舒适区,走进社会生活场、实践大舞台、网络新空间,走出一条兰大特色“大思政课”教学改革之路。
一是引进鲜活内容,开展“我与思政课”课堂翻转,让课堂更“冒热气”。坚持理论教学与时代鲜活内容相结合,推出思政课“社会大课堂”。连续5年实施“校领导为思政课教师做助教”活动,确定每位校领导对接1位思政课教师,当好思政课教师的助教,共上同一堂思政课。将时代楷模、先进人物、专家学者、党政干部请进思政课堂,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懂国情的人讲时政,用冒着时代热气的励志故事和感人事迹,为思政课堂教学赋能。
二是走进时代舞台,开展“别样思政课”实践教学,让课堂更“接地气”。我们深入挖掘甘肃丰富的实践资源,思政课堂走进社区街道、农村乡村、红色基地,与真实社会实践亲密接触,开展了20多期“别样思政课”系列实践教学活动。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到古浪县八步沙林场、高台红西路军纪念馆、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源新村、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平凉市崆峒区峡门回族乡汪陈湾村等地开展考察参观实践,通过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社会现实,坚定“四个自信”。
三是融进网络生活,开展“坡有道莉”印象思政课,让课堂更“展朝气”。思政课只有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入脑入心。面对网络化时代,兰大坚持网上网下相融合,积极开辟思政课“网络微课堂”,增强传播意识、故事意识,让“大思政课”无处不在。兰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东坡、李晓莉等青年教师打造了“坡有道莉”印象思政课,并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发布视频,聚合理论名家、骨干教师、优秀研究生等理论宣讲人员,坚持媒体平台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短视频微视频结合。启动兰山讲堂“思政云课”,采取开放式网络视频直播,推进人文知识、传统文化、科技前沿、大国重器与思政课有机融合,累计开展6场次,辐射全省大中小学。
我们在推进“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同时,始终坚持贯彻落实“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聚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讲好思政课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参与,新华社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条件,尤其是在权威声音发布、理论宣传阐释、舆论舆情引导、社会热点回应、错误思潮批驳等方面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信服力和引领性。作为高校,我们也希望与新华社深度合作,在一线记者讲述国家大事件、知名评论员上思政课、大学生参与新闻采访实践等方面,推进学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
记者: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振兴,兰大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遇?
马小洁: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全面系统重要部署。特别是2020年9月,中央深改委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推动一系列措施相继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竞争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明显夯实,中西部高等教育迎来了自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以来又一次重大发展机遇。
国家已批准甘肃设立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并计划今年在兰州召开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推进会,面向各有关部门、地方和高校,再部署再推进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
未来,还要重点推动集群发展和战略平台建设。在高校集群方面,要以西安、兰州为战略支点,发挥高水平大学的龙头作用,带动引领西北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在建专业集群方面,要引导中西部高校聚焦区域发展急需,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在建设战略平台方面,要在西北、西南、中部三大区域分别布局建设高等教育创新综合平台,共建共享优质教育、科研、人才资源。这对包括兰大在内的中西部高校是重大利好消息。
新时代以来,兰州大学牢记总书记对兰大“在西北办好一流大学”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才战略先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积极与西部地区社会互动,大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同时,中西部高等教育是中西部发展的战略内生力量,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西部全面振兴大局,影响着我国高质量发展全局。兰大是胡焕庸线以西唯一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我们有义务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使自身发展的“小逻辑”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需求”,这也与我们“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办学理念是一致的。
近年来,教育部、甘肃省和兰州市重点共建兰州大学取得了良好成效,我们在多方支持下“筑巢引凤”,对人才提供的科研经费、薪酬待遇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围绕国家战略导向和需求组建了全国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基础研究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对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连年喜见“人才西北飞”的良好势头。
在这个基础上,兰大正非常主动地与胡焕庸线以西的六省区对接推动校地合作,深度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服务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新华社是中国新闻界最高殿堂,也希望新华社持续加强对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关注。在此我分享一个有意思的信息——每年新华社招聘时都有大批兰大毕业生报名,他们进入新华社系统工作后,表现出基础扎实、踏实肯干、综合素质强的特点,受到好评。我经常听说,最多的时候新华社有三分之一的国内分社社长是兰大毕业生,现在也有不少,这体现了新华社对兰大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也体现了新华人和兰大人在某些特质上的趋同,或者说叫相吸,我想用一个流行词来形容这种特质,那就是“靠谱”。
- 2023-05-06【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作家徐兆寿在澳门讲述丝路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之道
- 2023-05-06【中央媒体看甘肃】寻找“蓝嘴唇”
- 2023-05-06【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通渭聚力打造“六园区” 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3-05-06【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陇西:科技赋能 跑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