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白银:王福辉的乡村振兴“路”

23-04-23 15:3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以人兴产,才能以产兴村。近年来,在白银市白银区这片热土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致富带富好党员,他们善学习、有情怀、有理想、敢打敢拼,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在武川乡独山村黄崖沟里,就有这样一位致富带富好党员——王福辉。

  2003年,21岁的王福辉从甘肃工业大学毕业后,去过广州、深圳等地打工,曾开车拉过货、做过工程,奔波在外十余年。不甘平庸的他总想着有份自己的事业,回老家发展的想法一直萦绕脑海。2013年,带着对农村的眷恋,王福辉回乡扎根,看到家乡昔日良田逐渐被撂荒、杂草丛生,他的心里五味杂陈。自此,王福辉带动家人亲戚在7公里长的黄崖沟里,陆续流转了750亩土地,种起了经济苗木和牡丹,并成立白银景观城邦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武川乡山大沟深,气候干旱,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光热资源充足。“黄崖沟有二阴地区的特征,温差大,适合种植牡丹,而且这里的雅丹风蚀地貌鲜为人知,发展牡丹特色生态观光旅游,可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里。”认定目标后,王福辉挨家上门给村民们宣传,鼓励村民将土地流转出来,并将自己多年打拼的积蓄拿出来,试种了70亩牡丹。“油用牡丹的效益是小麦的几十倍。达到盛产期的时候,每亩地产籽能达到600斤以上。”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王福辉种下的油用牡丹都开了花,既成了景观,也有了收入。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经过反复研究和多年市场考察,王福辉又瞅准了本地和尚头小麦、胡麻等特色农业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的优势,动员村民们把撂荒地全部开发出来,大量种植和尚头小麦、胡麻,并由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目前已有200多家农户积极参与,共有15000多亩地种植和尚头小麦、胡麻。我们所种的产品在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同时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

  “搞农业就怕产业结构单一,多元发展才有出路。”看着牡丹、和尚头小麦、胡麻等有了效益之后,王福辉又开始探索起农业多元发展的路子。2017年,踏实肯干的王福辉从事起养鸡行业,从小规模到上万只养殖,他不断总结经验,取得技术上的成熟,一步步打开市场,在白银、兰州等地打响了“黄崖土鸡蛋”这个品牌。在品牌越做越大收入逐年增收的时候,王福辉于2017年成立甘肃景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动员起周边的村民一起从事养鸡行业,“经过半年的宣传动员,6户规模养殖户和几十户散养农户开始共同养殖黄崖土鸡,从1万多只上升到5万多只,最后由公司统一销售,年均收入150万元以上,纯收入达45万元。”

  经过不断探索,王福辉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抱团发展,现有各类会员及农户104户,形成白银武川300亩生态复合循环种养殖苗木基地、武川独山370亩优质油用牡丹示范基地,并有生态放养鸡场一处,有机农副产品加工厂一处。合作社每年都挑选精品参加“兰洽会”“敦煌文博会美食节”“农博会”等国内展会,并通过线上销售渠道,为合作社农副产品打开了销路,让村民有了致富的信心。“自己富了不算富,只有让大家都富裕起来才算真正的富裕。”在脱贫攻坚中,合作社吸纳了50户精准扶贫户入股,并解决扶贫户就业21人,真正让合作社的“大手”紧握乡亲们的“小手”共同走上致富路。

  2020年,返乡创业七年有余、已成为致富能手的王福辉在武川乡党委的动员与推荐下,担任起武川乡独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谈起村上未来的发展之策,他颇有一番见解,“乡村要振兴,必须要依靠产业。今年,我打算免费向村民提供2万只鸡苗,同时建立育雏室和脱温鸡舍,最后由合作社统一销售,让村民们走上专业化养鸡的路子。”王福辉说,独山村将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新方法,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村民共同富裕。

  通讯员 李维平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