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时政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全国两会精神看落实|甘肃:在乡村振兴中做好农业发展“大文章”

23-04-16 22:20 来源:新华社 编辑:康泰鹏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走进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100多座温室大棚正值丰收,大樱桃娇艳欲滴、令人垂涎。“每个大棚预计收入超过15万元。”兰州市红古区红古村村民李伟说,去年以来,企业将温室大棚承包给了村民,不仅提供技术支持,还助农销售。他承包了两座,眼下大樱桃供不应求。

  这是4月11日拍摄的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态循环产业园区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朋 摄

  “贯彻落实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我们正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全国人大代表、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告诉记者,全国两会后,她深入公司在甘肃省内各地建设运营的种羊场、食用菌生产车间、温室大棚,探索如何发挥企业技术、管理、销售等优势和当地农户有效对接。

  “今年,企业将在种羊繁育、生态休闲观光、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大探索。”尹建敏说,近半个月,企业先是借助兰州和南京的城际文化交流活动,将高原有机大樱桃、东乡贡羊等企业特色农产品推介至南京;继而在位于兰州市红古区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举办了大樱桃采摘节,首次将休闲观光与特色农产品销售结合。两次尝试,均取得不错效果。

  甘肃地形地貌、气候类型多样,孕育了以“牛羊菜果薯药”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甘肃今年将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等方式,不断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定西马铃薯、陇西黄芪、岷县当归、静宁苹果……以前用来寄托乡愁的“土疙瘩”,正在成为叫得响、卖得旺的“香饽饽”。

  “特色农产品叫得响、卖得旺,离不开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马忠明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通过种业振兴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甘肃大有可为。”马忠明说,河西走廊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玉米年制种面积占全国超过50%;定西市不仅是我国商品马铃薯的主产区,也是国内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之一,年产脱毒种薯超过200万吨,年产马铃薯原原种14亿粒,还出口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埃及、尼加拉瓜等国。

  3月2日,在定西市渭源县五竹马铃薯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马铃薯脱毒苗切段繁育。新华社记者张智敏 摄

  全国两会后,马忠明和研究团队先后到河西走廊等地,探索种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力方向。“良种是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的核心。”马忠明说,今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将着重推广“陇单9号”“陇单10号”等玉米新品种、“陇薯9号”“陇薯10号”等马铃薯品种和部分小杂粮品种。目前“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省比重已超过一半。

  2月28日,村民在定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园区移栽马铃薯脱毒种苗。新华社记者王朋 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眼下正是马铃薯、制种玉米的播种期。记者在甘肃中部的陇西县、安定区等地了解到,今年,农机租赁等行业发展势头正盛。

  在定西市安定区团结镇唐家堡村,村民王刚从村里的农机合作社租赁了一台马铃薯种植机。“根据不同生产环节,每亩农机租赁费用30元至200元不等,非常划算。”王刚说,关键是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他打算今年在种植20亩马铃薯的基础上,再流转一些耕地种植马铃薯。

  “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甘肃着力以农业机械化为抓手,助力农机租赁、土地托管等新业态的发展。”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处处长刘文武说,今年,甘肃将持续推动科研单位和农机企业联合攻关,加快适应小地块和坡度15度以上地块、适宜中药材等特色作物的专门农机具研发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组建村级农机服务队,增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装备支撑。

  记者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甘肃今年还将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倍增行动、特色农业产业带打造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开发等方式,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乡村振兴中做好农业发展“大文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