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崆峒:人机竞相“闹春耕”

旋耕机正在作业中
三月的崆峒,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已然过去,温暖的春风唤醒沉睡一冬的黄土地。从川塬到梯田,到处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一幅春耕备耕图扑面而来。
备足农资种好田
备足“粮草”好种田。笔者走进崆峒区大寨供销合作社,化肥、农药、籽种等农资码放得整整齐齐,前来批发购买化肥、籽种的村民络绎不绝。
供销合作社门口停满了三轮车、电动车……他们正忙着将一袋袋化肥搬运装车,前来购买化肥的赵塬村村民马学良告诉笔者,“今年墒情好,加之最近几年保护性耕作提高了土壤肥力,今年种点啥他心中早已有了盘算。”
农时不等人,春耕正当时。崆峒区供销系统充分发挥供销综合服务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及时畅通农资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农业生产不误时。
“铁牛”奋蹄备春耕
暖阳下,农机隆隆。崆峒区白水镇的田间地头上,农机手敲敲锤子、紧紧扳手的“交响曲”声声入耳。白水镇白水村农机手和他的同伴朱杰正开着旋耕机穿梭于农田之中。
为了不误农时,朱杰开足马力给大家旋耕土地。放眼望去,一马平川里,潮湿的泥土开始涌动令人敬佩的生命力,地里的露珠欢腾雀跃……连续忙碌多天的朱杰已给镇上老乡耕了30余亩的地。
正在自家田里捡旋耕机开过裸露出来的柴草的朱升平说:“我们现在依托农机,耕地、平地、播种的速度大幅提升,摆脱了那些年牲口耕地、人平地、牛耕人播的苦日子。”
蔬菜棚里育苗忙
春风浩荡,山川萌动。笔者走进崆峒区泾河川万亩农业种植示范园区,棚内暖意融融、绿意盎然。采摘、整地、育苗,现场一派繁忙之景。
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大棚里工人们有序劳作,培土、装盘、浇水……一派繁忙的春耕生产景象。“这儿离家近,来能挣点零花钱,也能顾上家,一天还能挣100块钱,挺好的。”正在育苗的连喜云边干活边说道。
大棚内热浪滚滚,田畦绿苗十分养眼。务工的工人嘴里聊着家常话,手里干着农家活。产业园里的温室大棚充分发挥联农带农效应,解决部分村民就近务工。
崆峒区抢抓今年土壤解冻早、气温回升快的有利时机,积极动员农户及时做好施农家肥、物资储备、地块预留、工程整修、苗木调运等各项春耕备耕工作。同时,创新农机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解放人力畜力,高效率地加快春耕进度。
通讯员 朱婷婷 图/文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