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也能做出大文章
本报记者 王君丽
平凉红牛、静宁苹果、华亭独活、崇信芹菜、庄浪粉条……这些在平凉叫得响、卖得好的“土特产”,通过产业转型、结构升级、链条锻造,持续做优品牌、做大集群、做强龙头、做长链条,逐渐实现华丽转身,从农田成功搬上了百姓的餐桌,有些还远销海外。
看似普通的“土特产”,一头连着脱贫增收,一头连着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产业不强、农民不富,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所以,发展乡村产业,关键还是要突出特色,考虑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文化习俗等因素,还要在“品”上下足功夫,不盲目跟风,才能把“土特产”打造成“高大上”,把“小特产”做成大产业,增强“土特产”的含金量。
乡村振兴没有照搬照套的模式,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和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只有突出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形成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才能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好品牌。
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就要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打好“特色牌”,增强竞争力。围绕“特”字,因地制宜选准品种,提高农产品的外在品相、内在品质,以及品牌价值,让更多特色鲜明、业态多样的乡村产业不断带动强农富农,乡村振兴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还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紧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多种功能、挖掘多元价值,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红牛、苹果、马铃薯等“土特产”在不断提质升级中一步一步走向市场,一点一点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我们也有了做足做活“土特产”的信心和经验。立足新发展阶段,只有基于一方水土、一方特色,挖掘本地优势、开发乡土资源、彰显文化特色,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土味”路线,放大“特产”效应,集中政策、人力、技术、资金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抱团式”经营,不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模小、布局散等问题,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促进乡村产业特色化、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能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平凉,让更多的农民口袋富起来、乡村靓起来、农业强起来。
做好“土特产”文章,大有乾坤。缺了“土”,产业根基不稳;失去“特”,竞争优势不足;没有“产”,发展难以持续。所以,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就要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擦亮平凉“土特产”名片,使之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 2023-03-20“三抓三促”行动赋能平凉市直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
- 2023-03-20平凉市开展民营企业职称申报评审服务专项活动
- 2023-03-20第五届甘肃·崇信发展大会暨强县域行动招商大会举办
- 2023-03-20平凉庄浪县万泉镇被认定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