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华亭:文明实践浸润百姓心田

23-03-09 16:1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志愿服务队开展服务活动现场

  文明实践春风化雨,时代新风浸润心田。

  一场场带着新鲜“泥土味”的政策宣讲,一件件有温度“冒热气”的志愿服务,一份份送到群众“家门口”的文化惠民套餐……在华亭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这样的场景处处可见。

  华亭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引领带动作用,构建“政府主导、多方支持、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联动性、多功能、便民化的活动主阵地,打造有凝聚力、有战斗力、有号召力的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实践之力奏响着文明强音。

  整合资源 实践阵地深度融合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华亭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阵地就延伸到那里”的工作思路,把全域推进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致力于打造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志愿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明实践“矩阵”,市、乡、村均成立组织机构,健全了中心、所、站三级机构网络,明确各级工作职责,实现了组织体系全域化。

  按照“六有”标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利用“四馆两中心”人流聚集、场馆聚集、活动聚集的优势,将工委纪念馆、博物馆、陶瓷展馆、安口砂器体验馆、“非遗”展馆、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人民广场等宣传文化活动阵地整合使用,形成优势互补布局。

  城区主干道会“说话”、景点公园能“育人”。漫步华亭汭北路,全长5公里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廊格外醒目。一面面反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模范人物等板块的展板图文并茂,吸引路人时时驻足。25座大型景观小品、64面公益广告展牌集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形成了人知人晓、见人见事的“施教课堂”和常态长效、入情入景的育人景观,营造了“抬眼可见、驻足可观、步步文明”的社会氛围。

  “建立共享平台、盘活资源、统筹使用、协同运行、注重实效、不搞土建基建、不搞另起炉灶。”华亭严格对照这一阵地建设要求,分层分类达标提升11个文明实践所、121个文明实践站,新改建8个标准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各乡镇统筹使用党员活动室、文史馆、农家书屋、乡村舞台等资源,广泛灵活设点布局,124个所(站)实现全部挂牌,目前获得市级命名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2个、示范基地1个,覆盖全市集“高效、便民、优质”服务为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已然形成。

  汇聚合力 志愿队伍微光成炬

  3月5日的华亭,全城涌动着一片志愿红。

  早上8时,一个个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早早地活跃在城区的街头巷尾、社区广场,或开展文明宣传、或清扫路边垃圾、或帮助孤寡老人……“点点红装”犹如阵阵春风,温暖和感动着每一个人。

  而这样的场景,对于这群“红马甲”来说,不过是平常日子的一幕。

  “现在是红灯,请您退回线内等待。”“您好,点屏幕上右侧这个按钮就能登录办理了。”“爷爷,您要的感冒药给您买来了,都按量分好了。”……在交通路口、服务窗口、社区楼宇、偏远乡村,随处可见那一抹抹靓丽的“志愿红”如及时雨般出现在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身边,用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次次贴心的服务,诠释着文明的内涵,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文明新风拂面而来,志愿之花处处绽放。华亭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指挥调度中心,构建“1+21+N”志愿服务矩阵,建立志愿者、志愿骨干、志愿队伍“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创建群众“点单”,文明实践中心“派单”模式,推行“一行动一活动”机制,200余个志愿服务队,14000余人注册志愿者深入村组、农户家中收集志愿需求,进行志愿服务,累计开展“佳节尚文明·志愿关爱行”“弘扬雷锋精神·聚力文明实践·共享美好生活”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喜迎二十大·志愿我先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一月一主题”实践活动1200多场次,以点点星光汇聚成温暖群众的璀璨星河。

  培树典型 服务品牌提档升级

  2月28日的华亭市河西镇文化广场上,全市20支志愿服务队组成的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在经验分享交流中拉开序幕。服务品牌创建部门谈经验,话思路,说体会。

  组建“三讲”宣讲队,开设家庭课堂、楼院课堂、社区课堂“三堂”传党音,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城市社区文化街社区文明实践站分享的经验做法。

  以帮扶救助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属为宗旨,成立7年来,累计帮助因交通事故而失去亲人的20多户群众重拾生活信心,两次获得省电视台专题报道,带动全社会共同关注交通事故受害者群体,这是“华亭交通爱心公益联盟”用实际行动传递公安民警服务群众的深情。

  建成家教指导服务站点142个,组建基层志愿服务队伍12支,开展主题宣教实践活动320余场次,开展“百场万人”家庭教育讲座“五进”32场次,受益家长3800余人……妇联“红百合”家庭教育文明实践项目卓越成效。

  一个个闪亮的服务品牌,让“志愿红”成为最温暖的文明底色。华亭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志愿服务队紧扣群众需要,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深入拓展“进村入户宣传理论、农家小院讲故事、田间地头普科技、乡村舞台唱梦想、民事直说解民忧、移风易俗树新风”六项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培育打造了“华亭交通爱心公益联盟”、“红百合”家庭教育、“煤城老兵”“电亮乡村”“青暖衣冬”等特色鲜明、服务优良的实践品牌,服务活力和影响力不断彰显。目前获得市级优秀志愿者集体4个、优秀志愿者5名。

  移风易俗 文明新风遍地开花

  夜幕降临,凉风习习。砚峡乡土桥村文化广场上,歌声阵阵,舞姿翩翩,打牌下棋,其乐融融。村妇女主任马玉秀正带领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10多个妇女排练节目,为参与该乡乡村文化旅游节活动做准备。

  “以前闲了没事干,男的凑到一起打麻将,女的钻成一堆拉是非,感觉乌烟瘴气的,”农家妇女黄彩红快人快语,“现在村上活动多,风气好,感觉心里都敞亮!”

  “我们开展各类宣传倡导活动以来,明显感到大家的思想有了大转变。”马玉秀笑着说,“感觉文明新风真吹进了咱土桥村!”

  “我承诺:婚事新办,不搞隆重仪式,不设豪华宴席……”2022年11月26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面对一份《推行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的承诺书,村民马龙郑重按下手印。

  “婚事简办好,家庭负担减轻了,娃过日子也更有奔头了!”马龙父亲马军红满脸含笑。

  马龙一家不是特例。2022年以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号召和见证下,土桥村先后有5对新人在这份承诺书上按下红手印,缓解了大操大办、铺张攀比带来的经济负担,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乡村要振兴,乡风需文明。华亭以深化乡村文明行动为重点,把移风易俗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指导各乡镇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村级婚丧事宜报备、红白事登记备案等制度,提升村委会自身能力,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创作编排“遏制天价彩礼、倡导文明婚俗”主题情景剧、小品等文艺节目8个,拍摄微电影1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新风尚通过文化娱乐活动送到了群众身边,让文明乡风遍地开花。

  通讯员 朱玲 龚小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